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编者按]2001年3月30日至4月1日,左派马克思主义学者第七次国际学术会会议在德国东部城镇伊尔格斯堡的"森林之边"旅店即原国际红色救援组织少年儿童之家召开.  相似文献   
32.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学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日益丰富,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维度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文章对学界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研究,主要以不同理论支撑、以不同主体的研究视角、以工作内容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时代为视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梳理;同时还对关于协同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研究以及高校协同机制的研究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有助于学界对该方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3.
论创新大学文化与培育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它既是大学历史发展形成的结果,又是一所大学发展过程的反映,其核心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内涵,并对创新大学文化与培育大学精神的意义及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智力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有效的利益整合。  相似文献   
35.
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分野与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萍  秦在东 《学习论坛》2005,21(9):73-75
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虽然是异质的文化,但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必然会通过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方式走向各自的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下,汲取资本主义文化中一切有用的成果,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行综合创新,在发展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6.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队伍建设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队伍建设模式,实现队伍建设的谋划模式、选拔与考核模式、教育与培训模式以及职业化发展模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7.
秦在东  李丽华 《求实》2006,(1):83-8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职业标准的制定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结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管理的水平,从整体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有重要意义。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标准应对职业标准概念理解、范围、内容、以及职业道德要求的设定和考评方法和培训体系的规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职业标准与学历标准、职业标准与职业的发展性以及职业标准与职业的创造性均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随着注意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资源所具有的强大能量。文章试图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视阈中的注意力资源,揭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注意力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探讨更加有效地分配教育主体注意力资源的方法,以此提高获取教育客体注意力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39.
20 0 1年 3月 30日至 4月 1日 ,来自德国、中国、英国、美国、瑞典、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等 13个国家的 5 0多位左派学者和工人运动活动家汇聚德国东部城镇爱格斯堡的“森林之边”旅店 (即原国际红色救援组织少年儿童之家 ) ,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学者第七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社会进步、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与会代表就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全球化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影响 ,2 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展示了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最研究成果。现将此次研讨…  相似文献   
40.
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以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强国论坛、西祠胡同等论坛、门户网站纷纷建立为标志,而国内学界展开对该主题的研究则始于新世纪初期,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的一篇文章拉开了本研究的序幕。在过去20多年里,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经历了从“民族主义网络化”到“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目前研究已颇具规模,学者们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与本质、兴起与发展、特征及主体、出场场域、功能与影响、问题及其引导等作了多视角的研究,并达成一定共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欠缺,还有待我们去拓展与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