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色诱"抢劫犯罪案件是近几年频发的侵财案件之一,此类案件不仅在经济发达、外商较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呈上升趋势,而且在北方大中等城市时有发生,并有向中西部城市蔓延的态势。因此严厉打击"色诱"抢劫案件是公安机关当前首要任务之一,对"色诱"抢劫犯罪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犯罪人、被害人双方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侦防对策,对当前的公安工作、保障人民生活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串案窝案频发是传统社会"圈子"文化"复兴"的产物。权力的过分集中和封闭式运行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各类资源的绝对垄断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奴化与效忠是其生存的社会基础;传统伦理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必须推动实现传统"圈子"文化的现代转型,使其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积极因素。具体措施包括: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实现依法治国;加强公民教育,培育现代公民;加快推进社会改革,建立资源公平分享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与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普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3.
将鹅细小病毒(GPV)H1株vp1基因从pMD18T-vp1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6P-vp1,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pLysS中,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获得了108ku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并经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融合蛋白可与GP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44.
运用神经行为测试系统评价酒后行为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运用神经行为测试系统评价酒后行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汉化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49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功能的测试,并与步行回转试验进行比较。结果心算、视觉保留、线条判断和数字筛选均在酒后0.5 ̄2.5h的时间点上能力指数有所下降,视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下降则延续至酒后5.5h;步行回转在酒后0.5 ̄2.5h间有阳性案例。血中酒精质量浓度在0.50mg/mL以上,视觉保留、线条判断及视简单反应时的能力指数有明显下降;血中酒精质量浓度在0.80mg/mL以上,心算和数字筛选的能力指数有明显下降。步行回转实验的阳性人数在血中酒精质量浓度0.50mg/mL以上有明显增加。结论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作为一个定量指标,可反应酒精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功能的关系,且比步行回转试验更客观、更灵敏。  相似文献   
45.
中国共产党把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作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本战略思想,以党和人民军队的实际工作和模范行为发展党和人民的联系,唤起人民的觉悟,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夺取了全国胜利。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的提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相似文献   
46.
秦汉社会势力及其官僚化问题——以商人为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势力的产生是古代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国家既利用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特殊地位实施统治,注重吸收、改造、利用、动员、协调各种社会力量服务于国家,又对各种可能危害统治阶级的社会势力实施控制、打击,这是我们常见的国家与社会势力之间既相统一又相矛盾的现象。实际上,历代国家的盛衰,都与其能否处理好与各种社会势力的关系有关。秦汉社会势力因其身份构成的不同、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而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十分复杂而微妙,商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47.
作为一种辩护策略,文化辩护又称文化抗辩,是指提出与法律代表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相冲突的文化背景信息作为证据,证明应当减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在青海省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文化辩护在刑事实体法和刑事诉讼中已经适用,对定罪、量刑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化证据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文化辩护的适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完善。完善文化辩护在刑事司法适用的构想包括文化辩护应作为超法规阻却违法事由、建立文化证据的举证责任规则和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48.
冷战后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对美国在该地区的霸权构成挑战。关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挑战,美国国内存在不同观点。冷战后美国对东亚地区主义的态度在经历了较为强硬的抵制和"仁慈的忽视"两个阶段后,大致正在逐渐从"逆我者亡"的武断做法向"参与塑造,为我所用"策略转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和奥巴马上台后,由于世界和地区环境的变化以及美国政策发生的某些积极转变,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9.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中国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国政府改革的具体目标。政府的公安工作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安全,服务型的公安工作应该是为民众提供安全服务。禹州市公安局正在从"整体作战"转向"整体服务"。其关键是从上到下必须有服务的理念。服务型的公安部门应该主要从事对民众的安全指导、安全维护,指导民众在工作生活中预防危害、保障安全,帮助民众排除工作生活中的安全明患、安全隐患,为民众提供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和安全援助,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是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对犯罪人员加以强制。  相似文献   
50.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于我国国际私法中首次明确规定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予直接适用。作为多边选法体系的例外,强制性规范理论在适用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识别哪些规范属于需要直接适用的国际强制性规范。国际私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仅指国际强制性规范。比较法上提出界定国际强制性规范的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随之产生仅采客观标准和兼采主客观标准两种立法模式。《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对何为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进行了定义,并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来解决可操作性问题,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