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律师: 我公司(简称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乙公司将其拥有使用权的一块土地转让给我公司,我公司支付了转让费。但在我公司开工前不久,乙公司又就同一块土地与丙公司签订了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协助丙公司办理了土  相似文献   
22.
引言 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权力已有观念上的共识,并逐渐成为政治议程中的核心议题。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任务。然而,政治纲领不会自动落实为生活的事实。  相似文献   
23.
政府应急征用作为弥补政府储备不足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政府应急管理。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从法律至各级各类预案的层级完备的政府应急征用法律规范体系,但是由于现有规定中的条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和缺乏全国性专门立法等情况,仍然存在征用主体和被征用人权力(利)义务不清晰、征用和补偿程序缺失、征用补偿标准模糊等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需要从制度上进一步明晰征用主体以及被征用人的权(力)利义务,建立征用和补偿程序,完善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4.
王敬波 《现代法学》2023,(5):112-124
随着数字行政的广泛普及,以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难以有效因应数字政府的发展,“数字+人工”复合型的权力运行机制存在权力约束软化和行政责任弱化的可能性,高度集成的数字行政存在行为边界不清、规则不明、程序缺失等问题。应对数字行政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难题既需要从宏观上解构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树立整体治理的理念,也需要从中观上重构行政管辖制度,规范数据权力,明确自动化行政边界,更需要从微观上厘清行政证据规则,嵌入正当程序,明晰法律责任,为数字政府构建基本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25.
王敬波 《前线》2023,(1):74-76
《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将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以立法形式固化,极大地推动了接诉即办的行政组织法治化,也为多元协同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群众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模式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深化,对我国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未来,可通过缓和诉求供需矛盾、增强协同办理实效、深化推动主动治理、加强工作保障制度来优化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接诉即办法律制度体系,包括细化配套规范和制定接诉即办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2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