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法国从2000年初卷入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公共职能变革,致力于将私人部门的职业理念和政策工具引入公共部门,从而达到提升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目标。本文对法国公共职能变革的方向及方式做出了反思,对这场私营化的可能性及其逻辑进行了理论探讨。作者提出,私营化改革受制于法国社会内部各种结构的互动,金融危机后公共职能究竟应当如何变革还需要更为开放的辩论。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公共行政的培训项目建立在制造业为导向的工作理念之上,强调效率和目标的达成,忽略了对情绪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公共管理从业者产生了行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感受.实际上,公共服务主要是涉及到人与人的工作,情绪劳动在这类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论述为什么这些情绪技能是重要的,它们在美国公共事务与管理学会(NASPAA)2009年制定的标准中如何呈现,以及如何将其纳入现有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蜀地有关蟾蜍的图腾崇拜出现的最早,影响也最大,蟾蜍就是蜀王蚕丛的图腾。蟾蜍崇拜最早形成于4000年前古史传说中的蜀王蚕丛时期,它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蜀地。在秦统一以后,更是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当代法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为背景,从全球和欧洲的层面探讨了法国环保政策在近40年里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利用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对环保政策演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动力、政策工具以及目标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法国大部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对具体政策的成败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环保制度的创新取决于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政府内部机构的协调与重组对环境政策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巨大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工业事故以及大规模恐怖事件等。这些风险在规模和频度上都复杂多样,我们对其何时何地会发生,以及多大程度上可能发生都无法进行精确研判。对自然和人为灾害进行预防是有效的社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为预防、减轻灾害,又表现为提高灾害反应力和恢复能力。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套分析框架来讨论与提升与应急管理回应能力有关的社会战略,这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预防性的灾难恢复。由于该概念至今仍未受广泛重视,对该领域进行探讨能够从多方面完善有效的社会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领域,对跨层级和跨部门的政策执行现象关注不足。多数文献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出发,过于强调事权的划分,而忽略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复杂策略互动与权力分享,从而得出“进一步加大中央控制”的政策建议,使政府治理陷入“收权放权”的怪圈。本文以水资源保护为例,首先讨论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制度基础与政策执行困境;其次从纵向跨层级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再次从横向跨部门的视角分析权力冲突和信息阻隔对政策执行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集权式的治理机制无法应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复杂政策议题,有效的政策执行还需要进行更深层的政治结构调整,形成良性沟通协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今春以来,我们沭阳县根据三中全会精神,遵照群众意愿,调整了农业中的生产关系,普遍实行了联产责任制。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这种责任制,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打破了过去那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的状况,是治穷致富的好形式、好办法。我县是全省有名的穷县。建国以来,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生产水平还很低。一九八○年每亩单产512斤,人平收入只有49.9元。还有2651个生产队人平收入在43元以下,占49.8%,这部分队的社员长期以来,吃粮靠供应,用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生产和  相似文献   
19.
公共精神是公民和公共管理者在对国家的政体价值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乐善好施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体。公共精神包括公民精神和公共行政的精神两个层面。重塑公共精神,对于公共行政伦理价值的回归,公共行政改革的理想目标和愿景的实现,强化公民参与意识和塑造公共管理者的行政人格至关重要,有利于新型治理模式下"良治"状态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认识推动新时代新征程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掌握2024年组织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从而全面把握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高标准做好组织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