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郭华 《中国司法》2009,(12):89-92
一、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背景概览 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衍生于鉴定纠纷解决的实践,尤其是“重复鉴定”过多过滥等无序问题的纠缠。它是借助于“集体专家”的力量来解决不同职能部门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之间在专门性问题上争论不休的鉴定纠纷的机制之一。在我国现代司法鉴定领域,这一机制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上海市成立的“上海市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小组”。  相似文献   
112.
在近代刑法的责任主义原则之下,没有责任能力则意味着犯罪的不成立。现行刑法第39条是这样规定的,“对心神丧失者的行为不应施加惩罚”,在明确规定不对欠缺责任能力的人的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又在第2项中规定,“对心神耗弱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行为应当减轻刑罚”,确定在行为人的责任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3.
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案(以下称拒案)的诉讼程序规定相当简要,给法院的直接立案受理带来了困难,使这类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明确拒案的诉讼程序,使拒案的诉讼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规范性,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14.
自从人类有政治活动以来,政治技术作为君王统治国家的工具不断的被运用着,政治艺术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产生的。无独有偶,中国和西方世界都产生了这样的政治艺术。本文从政治艺术的角度出发,对韩非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艺术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5.
国外鉴定制度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华 《中国司法》2011,(1):37-40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均将鉴定意见(结论)作为法定的证据种类。这一证据因其携带科技因素且具有弥补司法人员专门知识短缺的功能在案件事实认定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种证明上的优势作用在现代司法实践中得到了司法机关的认可和承认。  相似文献   
116.
郭华  刘荣志 《中国司法》2013,(11):58-62
科学技术尽管其本身是科学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作为运用技术的鉴定人易受纯科学领域专家思维的路径依赖、传统惯性和当下各种不相干因素的干扰,鉴定结果不再是或者不可能是完全科学可靠的。而诉讼活动尤其事实认定受"科学至上"以及科技应用司法实践产生的效应的影响,致使作为证据的"鉴定错了,裁判就会发生错误"①,这种事实成为司法实践难以避免、无法控制冤假错案发生的绝对风险。这一肯定无疑的实践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7.
理论界对补强证据理论本身、补强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和主证据的关系认识存有较大落差,影响了补强证据规则确立的科学性,造成了司法解释规定的偏失.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对补强证据进行分析和比对,从分析中恢复其应有的含义,从比对中探求建设性意见,并对司法解释的缺陷进行评判,以便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8.
随着弯管流量计在供热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如何估算由弯径比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供热系统中温差对弯管流量计测量影响的原理 ,分析并估算了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9.
编者按:在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五周年之际,本刊于9月18日邀请了法学界、司法鉴定界20位著名专家、学者相聚北京,畅谈<决定>的成就,分析<决定>在实施过程中的某些不足.在此基础上,本刊特约请部分专家撰写笔谈,提出亟需完善的某些管理机制,探索进行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和立法完善的理论创新.本期特设"专家笔谈"栏目,旨在进一步推动司法鉴定立法.  相似文献   
120.
司法鉴定人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作为当事人的“专家证人”与证人共存于证人规则框架之下,在大陆法系国家作为法官的“科学辅助人”被纳入准司法官员的范畴内,形成了各有利弊的鉴定人制度。我国的鉴定人制度虽与它们不同,但基本精神、体制性因素仍超出了大陆法职权范围,因此应在对两大法系鉴定人制度和我国现行的鉴定人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大常委会《决定》确立的思路,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鉴定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