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预审与预审环节 预审,自1808年法国设立预审法官以来,已逐渐为许多国家所接受。现代多数国家都设有预审机构,不管是设在法院、检察院,还是警察机关,也不管其内容和宗旨怎样有别,预审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涵义──在  相似文献   
112.
侦查破案与司法控罪都要以取证用证为基础。刑侦取证与心理现场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需要研究证据事实与证据材料的关系,研究涉嫌证据的特点与诉讼证据的组织。刑侦取证的目的是组织证据体系,终结侦查,这也需要研究证据体系的类型、组证原则和方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3.
犯罪心理画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闻高 《犯罪研究》2013,(6):2-15,22
犯罪心理画像是在研究罪案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透视案件痕迹物证中的心理痕迹和心理现场,在重建犯罪过程中分析未知案犯的形象和行为、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群等,从而确定作案人范围的侦查技术。考察犯罪心理画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心理画像的实质是心理现场的重构,其逻辑线索是一种侦查推理,是关于作案人情况的假说。其归纳式心理画像和演绎式心理画像可结合起来,用其长处,避其短处。在借鉴现场分析、心理侦查、行为证据分析、地理画像等方法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犯罪行为人性状和特征的数据库,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以提高心理画像技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4.
论心理现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件现场分为物质现场和心理现场。案件痕迹是追踪案件事实的证据线索 ,也分为物质痕迹和心理痕迹。心理痕迹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激活性。心理现场的基本特征是相对独立性、整体性、主观张力和经验可塑性 ,其稳定性与心理刺激的强度有关。心理现场的运动 ,能够接近案件原型。犯罪行为 ,连接着物质和心理两现场。同一犯罪行为 ,可形成多个心理现场。案件重构 ,需要研究案侦司法人员的心理现场。  相似文献   
115.
论看守所中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看守所中立的提出源于中国法治的步伐,法制建设的进程将看守所中立的必要性与现实性提到了中国司法与世界司法接轨的历史进程中。遏制刑讯逼供、讯问记录改革都寄厚望于看守所中立。解决监所经费来源的困扰、管辖中的体制改革、管理中的效益等等问题,也在看守所中立的探讨中求解求答。  相似文献   
116.
我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但从遏制刑讯逼供、保障人权、民主诉讼、准确司法的角度看,有必要确立沉默权。“不必自我归罪”是沉默权的司法原则,侦讯仍是一种取证手段。沉默权不能同“老实交待”对立起来。强调“认罪服法”与“不必自我归罪”原则是相冲突的。“不必自我归罪”并非不可以“自我归罪”,“坦白从宽”应得到兑现。被迫供述与自愿供述都可采用为证据。  相似文献   
117.
侦讯概念的界定,应该抓住其区别特征。在结合现行侦讯教材中有关讯问主体、讯问对象、讯问目的与任务等问题,批判性地探索了侦讯的实质性定义。由此论及侦讯对策中的策略手段、用证原则,以及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从现有教材的问题中,找到廓清侦讯理论迷雾的聚焦点,指出了探索侦讯活动及其教学活动规律、编写侦讯教材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18.
论侦讯用谋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讯对策具有谋略、用谋方式、讯问手段、对话技巧、气氛调节等五大构成要素.侦讯谋略可分为虚实、时机、造势三大类型.侦讯用谋方式包含起点、方向、步骤、突破点和突破口等要素.侦讯用谋方式的步骤类型可分为纵横耕耘式、自由交谈式,直接攻突式、迂回包抄式,循序渐进式、四面出击式等三类六个.侦讯用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只是一类谋略一种方式,往往有几个谋略的交叉使用和多种用谋方式的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9.
在“执法必严”的语境下,产生了“严格依法办案”的口号.它体现了制定法的刚性和不可改变性.但现实办案中,难免有执法不能严的问题.“严格”依法办案,将“法”局限于制定法的条文之内,缩小了依法办案的外延,偏离了依法办案的内涵,难于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依法办案,需要寻找法律与现实的契合点,而无需加上“严格”的历史重负.一般地提“依法办案”,就足以强调依法治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0.
侦讯核心论     
侦讯的核心是"用证取证",它与侦查的守密性相关。案犯供述障碍的症结在于畏罪和侥幸心理,这与侦讯的法律强制性有关。在侦讯交流中,嫌疑人的戒备心态很难化解。案犯具有侥幸心理,如果无法消除其侥幸心理,也就难以突破口供,无力实现侦查终结的目的。这就需要运用涉嫌证据,营造对策气氛,产生心理强制,实现获取真实口供、完善证据体系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