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作为近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中江兆民的思想向来倍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有关其代表作品《三醉人经纶问答》的分析文章亦数不胜数。兆民的和平思想以小国主义为特征,是近代日本和平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他的和平思想中,不仅能看到西方近代的人权观念,还能找到东方传统的和平观念。本文从近代日本和平思想发展轨迹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兆民的思想,以《三醉人经纶问答》为中心浅析其和平政治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23.
涂永前 《法律科学》2013,31(3):66-7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了一种有条件、有限制的终局裁决制度,它不仅引起了必要的条文上的规范分析,也带来了学术上的仲裁终局化畅想.从第47条出发来认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终局化,要认识该条文在实施中的制度性和技术性问题,要兼顾劳动仲裁制度的一般法理,更要把握住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终局化中给予劳动者倾斜性保护以及提升劳动争议解决效率的务实理念.在学理上,强拉硬拽的或裁或审、一裁终局观念只会弱化仲裁的作用,不符合我们强调调解、仲裁的国情.继续强调第47条背后仲裁和审判的平衡观念,有利于明晰独具我国特色的劳动争议仲裁终局化之理念和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24.
论网络服务者在侵权法中的地位与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服务者 (以下简称ISP)往往因提供网络服务而被牵扯到他人的侵权行为之中。而他们在侵权法中处于中介者和间接侵权人的地位。立法对ISP的侵权行为的责任界定应从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两个方面入手。在归责原则上应以过错责任为基础。在责任范围上 ,应对其实行限制或豁免 ,即ISP一般不负赔偿责任 ,仅负有停止侵权责任 ,只有在技术可能且事实上已经知道侵权行为发生而仍不阻止时才应对以后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5.
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为科技创新模式嬗变提供了新机遇.主要介绍了欧洲Living Labs网络、Living Lab创新模式,包括其概念的提出、发展历程和组织模式,并以马德拉Living Lab为案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种以用户为中心、整合与协同各创新要素、搭建面向应用的创新平台的创新方式,与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应用创新园区(AIP)的探索殊途同归,经验可供借鉴.欧洲Living Labs网络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6.
苏联前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思想基础;苏共20大带来思想混乱,“停滞”时期。社会价值观虽然保持了稳定和连续。却失去了平衡与调控机能;苏联后期,领导者放弃社会主义价值观,执政党失去合法性,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苏联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说明.在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钢 《求实》2001,(1):55-57
文章认为社会转型的本质是同以人为中心、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一致的 ,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转型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格局 ,改变传统的历史 ,使其走向了崭新的“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28.
代价论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新东方》2001,10(6):5-10
人类面临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实质就是对价值、收益与代价、成本的权衡,或者说是在不同价值目标中争取最大,在相应的代价中力求最小的一种抉择。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既是人类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同时更是一种代价的逼迫。正是能源危机、粮食短缺、资源匮乏、人口激增、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困境和危机的愈来愈严重,迫使人类不得不变革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传统发展观念,选择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能否走出生态环境危机的困扰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对人类来说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9.
中国铁路已初步实现政企分开,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制度将是影响铁路进一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首先通过回顾中国铁路60多年来运输收入清算制度的演进历程,总结了现行收入清算制度未能真实反映市场供需,未能真实反映运输企业成本,未能有效激励铁路运输企业兼顾运输数量与质量等三点主要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运输收入清算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0.
俄国在1861年改革后半个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经济落后于农民经济发展水平。地主经济的特点是资本主义与半封建关系交织在一起。地主经济在农业生产总规模中所占比重较低,且不断缩小;绝大多数土地集中于少数地主手中,地主向农民出租土地;过高的租金与地租成为农民的主要负担,严重阻碍了农民经济的发展。在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农民经济是俄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形式;在资本主义农业进化过程中,地主经济压迫了农民经济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论:地主经济在经济上是起反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