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world structure and America‘s status in the world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pic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re have appeared three views about U.S. status in the postCold War years. The first view is that a unilateral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only pole dominat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62.
凌胜利 《当代亚太》2012,(5):33-55,157,158
亚太联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支柱,推动联盟的调整与转型是美国亚太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美国亚太联盟转型明显,不仅表现为联盟区域扩大、联盟利益拓展,还出现了联盟结构调整与联盟互动增强等趋势。联盟的内在变革、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中国崛起的地区效应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重要动力,但其内在机制并不明晰。相对而言,将中美关系作为推动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主要动力更具说服力。具体而言,受中美关系中的权力差距与信任水平影响,美国对华战略在遏制与接触中呈现不同态势,美国的亚太联盟因此具有强弱变化。对华战略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为了管控中国的崛起,美国借助其亚太盟友共同向中国施压。不过,冷战遗留的各自为战的双边联盟很难适应美国当前的亚太战略和对华战略的需要,为此,美国需要推动其亚太联盟转型。受美国对华战略的遏制与接触强弱程度变化影响,未来美国亚太联盟将呈现北约化、岛链化、雁阵化和赫尔辛基化四大趋势,这将对中美关系和亚太地区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3.
The ruling coalition's failure to win a supermajority in the upper house of parliament shows resistance to constitutional revision The ruling Japanes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and its junior partner the Komeito Party won 71 of the 124 seats in the House of Councilors election held on July 21, falling short of the two-thirds majority it needed in the 245-seat upper house of the National Diet to revise the nation's constitution.  相似文献   
64.
语言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认知,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也是安全研究的重要维度。特定的话语可塑造威胁身份,叙述危机故事,对言语对象制造话语障碍,形成话语压力,建构话语危机,影响相关政策,使特定问题安全化,并影响安全程度的高低,导致不同的安全政策,甚至助推战争。中国在近三十年来一直面临来自西方世界的话语压力,在国际舆论场中经常陷入不利境地,有时由于某个话题成为舆论焦点,遭遇话语危机,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中国威胁世界秩序”以及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等。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亟须研究和应对话语压力和话语危机。中国需要加大世界发声力度,提高话语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宣传,重塑中国话语的国际语境;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避免话语与行为的盲目自大,避免不必要的话语攻击和误解、有针对性地做好美国关于中国话语的改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话语障碍和话语压力,有效缓解和化解话语危机。这是为中国塑造良好外部环境、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使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更加顺畅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5.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s essentially the conflict among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Individuals struggle for access to survival resources, and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is the fundamental issue. When it becomes difficult to access resources alone, individuals tend to organize themselves in certain ways, and civilization could be one of these ways. However, the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do not arise as easily as Huntington imagines, and the existence of buffer zones between civilizations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constrain conflict. Buffer zones appear with the emergence of civilization boundaries and are clearly visible in macro-and micro- cross-sections. The buffer zones are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knowledge shared by civilizations, and their formation is driven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economy and trade, cultural exchange, interracial neighborhoods, mixed marriages and so on.  相似文献   
66.
中国驻外使馆发布的安全提醒信息是探查有关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2017~2018年,中国驻外使馆发布了一千多条安全提醒信息,其中所包含的安全风险可分为九大类,相关提醒信息数量位列前三的分别是社会治安类风险,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违法违规及行为不当导致的安全风险以及恐怖袭击、武装冲突和政局动荡类风险。全球电信诈骗犯罪猖獗、恐怖袭击风险不减、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等因素是影响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安全的客观因素;海外中国公民和中资企业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行为不当和违法违规等不仅给当事人和涉事企业带来安全威胁,还直接影响当地民众对中国国家和中国公民整体形象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安全困境。在安全风险防范方面,应加强海外安全风险预防宣传,明确相关海外安全提醒信息的法律效力,让罔顾者承担相应责任;建立更多类似于“不文明旅游行为黑名单”的警示惩戒机制;根据风险分布的地域特点强化针对性;对于那些根源在国内的安全风险,在预防和处置上,可“内外并举”,在国内展开专项打击行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中外执法合作。  相似文献   
67.
68.
AFTER a period fraught with controversial and sensitive issues, China’s Ministry of Commerce hosted on August 28, 2012 in Beijing the China-U.S.  相似文献   
69.
2011年5月以来,南海争端高潮迭起,东南亚各国加紧行动,不仅加强了内部沟通,还极力争取外部协调,内外联动,以求推动在南海争端中造成一个针对中国的准联盟。他们采取协调立场、联合军演、共同开发以及多边施压等诸多方式,对抗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权益主张。该准联盟因多重动机汇聚而成,旨在通过多边主义、议题联系对中国进行软式制衡。因其内在局限以及东亚一体化的积极进展,中国对该准联盟不必做过激反应,但也应注意该准联盟对中国在国家形象、周边关系与地区合作上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70.
英国殖民统治的侵入,使印度的传统教育受到了冲击。西方教育的传播、社会改革者们的努力、民族运动的发展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推动了印度整体教育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但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毕竟是有限的。本文就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度妇女教育状况的变化及对妇女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