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38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赦作为中外特殊理念与形制的经世治国工具,在古代盛行了两千多年。支撑这一现象延续赓续于历史长河的内在原理和根据,是因为大赦具有奇特的价值与功能。在现代社会——政治背景下,在法治、宪治和宪政的国家结构中,大赦由于获得了更宽广和坚实的现代社会——政治现实基础,使其在现代宪政化的再造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尤显必要和重要。这种再造在当代世界上的许多宪政国家中已有成例,古代大赦形制在中国的宪政化再造也完全可能和必要,但作为前提条件和基础之一是,首先需要从理论上对大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2.
面对21世纪中俄经贸合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利钦时期.中俄两国构建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较多地体现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经贸合作是个薄弱领域。普京执政后。对华关系的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考虑到普京在摆脱经济危机和恢复俄罗斯强国地位方面。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迫切感.因此、他的对华政策将具有务实性和转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特点。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明显落后于政治关系。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影响和削弱中俄政治关系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中俄加强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俄经济的复苏、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当前。为把中俄经贸合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应采取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一)要统一认识.即认识到中俄经贸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有鉴于此.才需要我们将两国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水平;(二)要有一个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长期战略规划;(三)要上大项目:(四)加强对俄高科技合作.如在哈尔滨市与俄共建“中俄高新技术合作中心”; (五)大力研究与认真落实省、州合作、鼓励并推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合作。如吸引俄资本与技术参与我国西部大开发.尤其应将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特别应指出的是:没有我方与俄远东地区融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23.
论少数人权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阐明少数人权利的概念,权利的保护,权利的未来,并以为全面充分保障少数人权利,是实现人类社会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最终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4.
王小梅 《政法学刊》2008,25(5):37-41
政府以提供公共服务为职能,并且在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唯有其提供准公共产品时才允许向消费该类公共产品的居民适当收取费用。而身份证属于政府部门根据自身的行政管理需要而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因此政府首次发放和更换身份证应该实行免费制度。随着政府服务职能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类似的证件收费以及其他不合理的行政收费也应该得到清理和废止,从而最终实现行政收费领域法治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5.
This study is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hat aims at answering the questions: What are the underlying rules or principles of the existing structure within ASEM? What will be the results of functioning of this mechanism? What do these results imply on the future relations of the two regions?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ASEM is based on four main principles: 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enhancing multilateralism inside and outside ASEM, decentralizing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romoting issue-specific dialogue, and basing all activities, dialogues and discussions on willingness of members. As a consequence, the functioning of this mechanism leads to consolidation of multilateral structure in East Asia as well as to a promotion of knowledge-based policy discussion. The ASEM process have not realized a partnership among equals; rather it put the European members in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vis-à-vis the Asian partners because Europeans are well-coordinated, able to mobilize more resource and equipped with various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26.
Liu Peng 《当代中国》1996,5(11):69-79
This article i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pattern of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 in present‐day China. Rooting the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atterns of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 the priorit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basic policy issues that have defin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religious circl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e examined. Future trends in the church and state relationship in China are forecast.  相似文献   
127.
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物的支配权。物权法的第一个基本使命是建立物权体系,确定社会财产支配的基本秩序,第二个基本使命是保障交易安全。制定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规范和保护人民私有财产、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在物权法制定过程中,主要在以下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是否坚持以及如何坚持和实现公有制、如何规定集体所有权、如何看待我国私有所有权、如何保护交易安全、如何借鉴外国的和历史的经验。物权法共五编十九章,共二百四十七条。物权的创新之处是:以民事权利的手段实现公有制的要求、规定了平等保护原则、私人所有权法律地位得到充分承认、建立了一系列强化措施保护一般民众的财产权利、采纳科学理念以调整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28.
129.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of trade agreements remain in its infancy, and demonstrate that trade in itself will not green our economies. By examining various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trade in North America, this special issue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deep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key issues in the trade and environment debate, but also helps to formulate mutually supportive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相似文献   
130.
李西霞 《河北法学》2020,38(1):138-149
在全球形势深度变革的情势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体现出经济层面上的国际合作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的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国际法上的国际协定,因此在现行国际秩序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宜建立以自由贸易协定机制为支撑的“一带一路”长效合作机制。国家层面的自由贸易协定,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法,可为多个议题设定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增加法律的确定性;同时又能借助自由贸易协定的机制创设功能,掌握区域性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并进而影响全球性国际规则的重构,这是全局性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