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179篇
中国政治   361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民公安》2012,(19):38-38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提升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女性:睡眠“充电”,气血充盈睡眠对女性来说其作用不亚于任何养生养颜佳品。夜间睡眠是女性身体“充电”的最好机会,中医提倡“静养阴”,女性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另外,女性养生还讲究“以血型用”,睡眠质量高,则会气血充盈。  相似文献   
22.
李盛 《工会博览》2013,(36):61-61
“秋收冬藏”,正是养生时节。不过,在不断翻新的养生方法与门道之中,却是很多人心态的不安与纠结。其实,养生之本在于养心,正所谓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那么。养心的本真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恬淡虚无”,即平静淡然、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有了这样的心境,再加上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身体不适反应就会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23.
张文军 《党史纵览》2013,(11):49-52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如此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养生三宝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4.
<正>清末湘军将领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有影响、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曾国藩自幼聪颖好学,16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清苦的读书使他常常感到"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大病一场,病愈后,他开始对养生之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谈到,他师法"曾文正公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  相似文献   
25.
德元堂,一个古色古香,承载健康的名字,始建于金元时期,创始人王泽民,曾任金朝御医,堪称一代医擘。800年来,德元堂秉承“济世以德,养生唯元”的堂规。医治黎民无数,沿着历史老人的足迹,走到了1995年。这一年,德元堂洗尽岁月尘土,被现代药人重新发掘推崇,成为赋予传统中药精髓和现代科技手段双重内涵的新型药业品牌。  相似文献   
26.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绘画理论中蕴含了相当丰富的颐养心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代艺术家以及当代人的精神建设是有较高价值的。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创作中虚静的心态及对理想人格执着的追求很值得当代艺术家学习借鉴。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致力于自由、超脱、自我完善的人格建构的精神,追求本真与自由的人生境界对现代人的人格建设也很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7.
《侨园》2012,(7):35
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致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相似文献   
28.
《工会博览》2012,(35):63-63
一到冬季,很多人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大多与季节转凉、人体阳气不足有关.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养的功能.阳气不足通常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情况,后天多是由于生活起居失调所致,比如冷饮吃太多,寒冷天气穿得单薄,寒气侵入等产生.  相似文献   
29.
《党员干部之友》2014,(9):42-42
儿童、老年人与女性的滋补良方。不同年龄的人,在秋季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儿童在秋季可每天食用一次有滋阴润燥作用的粥类,如用花生、杏仁、山药、白木耳、葡萄、百合、胡萝卜、牛肉粉等分别与糯米或粳米煮成稀粥,用冰糖或蜂蜜调味效果更佳。冬天易患慢性心肺疾病的老年人,应该在秋季打好营养基础,防止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30.
本文站在时代精神高度,从人生境界、成功之道和养生智慧三方面,系统地阐释了南宋哲学家朱熹"主静"思想的现代价值,对于克服当代人的浮躁心态和过度有为,构建现代人的心灵和谐,打造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提高现代人的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