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63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77篇
综合类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现代化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口变动就是农民进城当工人。在我省苏南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逐步形成,外来农民工急剧增加。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不仅考验着苏南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近年来,苏南各市在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依然使农民工处于城市和农村的边缘,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使农民工适应城市、融入城市,根本办法在于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快构建起农民工市民化的长效机制。转变观念和创新制度,真正落实农民工的法律地位2004年中央1号…  相似文献   
102.
现阶段,随着改革深层次的推进,我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他们大多处于一种"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尴尬境地。引导失地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并适应城市生活理应是安顿其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良策。但在现实中,失地农民缺乏市民化的制度支持、准市民的基本素质以及部分市民对失地农民的排斥态度都阻碍了失地农民身份的顺利转换,作为改革的主导者,政府应在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化中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3.
现有的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狭小的农产品销售空间是农民耕地抛荒的根本原因。而“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则是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实证的视角,通过对长沙市的典型调查,分析农民工内部的一个亟需关注,却被忽略的特殊群体(新质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运用翔实的数据、资料,从"制度性机会"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能给学者、决策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晓红 《前沿》2005,(10):228-231
农民工市民化,狭义上说,指农民工在身份上获得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广义上说,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转变过程。但是,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思想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6.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目前官方的关于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7.6%的结论,只是一种表象,原因在于官方城镇人口统计中的农民工群体,其目前的生存状态无法与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市民相称。农民工市民权的缺失表现为非正规工作、社会保障的有限性与不平等性、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不足、家庭分离的居住形式、平等教育权的缺失。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在于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为此,需要:(1)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予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路径安排等要有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要将农民工看作是公民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2)国家全面、系统地改革现行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考虑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本身;(3)让农民工获得足够的收入并拥有支付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107.
梁晨 《青年研究》2012,(5):86-93,96
在中国当下环境中,城市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必将带来人口的市民化过程。除了包括制度身份的改变,市民化还包括适应城市一整套的生活方式。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完成制度层面市民化的人,即已经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试图讨论他们在消费方式、闲暇方式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市民化程度。本文假设,即使完成了身份、居住地的转变,农民的市民化仍然是个漫长的过程,户籍的转变并不能直接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8.
姚远 《法制与社会》2012,(24):204-205
通过对西安市200名农民工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很低,多数倾向于回到家乡或周边乡镇.原因集中于:城市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晋升机会少、缺乏住房、医疗等保障.而最吸引他们成为市民的因素足于女有机会获得优良的教育质量.本文认为,从农转非农角度来看,小城镇与大都市并举策略最为适合.  相似文献   
109.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小容  王征兵 《求索》2012,(1):61-63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由于社会制度设计缺陷和农民工个体能力缺失等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市民化自觉意识缺乏群体,在融入城市和安守农村之间面临的尴尬境地。固化且备受争议的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应充分考虑农民工个体及家庭的特殊性,构建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的"四条保障线",关注并发展惠及农民工家庭的农村社会"四条保障线",以"一体化"理念改善城乡就业环境。对当下化解新生代农民工"双重边缘化"危机,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构筑一个阶梯,打造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连接和相互转化的平台,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过渡,最终实现在全国建立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