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7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8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赵克仁 《西亚非洲》2001,66(3):8-12
强权政治是封建帝国、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者给中东留下的毒菌,长期影响中东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在中东的核心问题——巴勒斯坦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充斥着强权政治和实力原则.在当前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强权政治仍然发挥作用.正确认识强权政治对巴以和谈的影响,有利于推进中东和平进程,有利于中东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2.
人们看待中东,往往看到的是伊斯兰行动主义的军事组织所从事的政治或破坏性的负面社会行为。但事实上,宗教在政治中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这些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忽视了“乌里玛”(Ulama)阶层。然而,从乌里玛参与现实政治作用的历史依据、“乌里玛”现实政治参与的社会基础、乌里玛政治参与的体现及其作用三个层面的体现,可以看到乌里玛在中东伊斯兰国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3.
幸运的开始和倒霉的结束,或许是卡特4年总统生涯的最佳概括。被经济和外交两根毒藤绊倒的卡特,卸任后对外交事务格外上心,中东、朝鲜、海地、波黑、古巴……都留下他的斡旋背影。老骥伏枥、退而不休的卡特也因此被美国人雅称为"模范卸任总统"。  相似文献   
64.
汪波 《国际观察》2012,(2):53-59
冷战结束后,美国依仗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中东全面推行霸权战略,试图以军事干预和政治改造的方式在中东地区建立霸权.然而,美国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却未能取得预期目标,不但大量消耗了自身实力,而且还导致了一系列美国难以应对的结果,其中包括伊朗神权国家强势崛起,恐怖主义威胁不断扩大,平民化伊斯兰革命全面扩展.面对各种反美势力的联合和做大,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以收缩平衡战略代替军事霸权.收缩平衡战略强调,美国应把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转交给这一地区的盟友,通过它们和伊斯兰敌对势力形成的均势来遏制对手的扩展.同时,美国必须从中东地区撤出地面军事力量,消除伊斯兰敌对势力鼓动的普遍反美情绪,用更为隐蔽的方式来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利益和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65.
邹志强  俞海杰 《西亚非洲》2023,(6):74-96+161-162
土耳其“百年愿景”蕴含着正发党和埃尔多安打造“新土耳其”的全面设想,其经济内涵尤为丰富和关键,是土耳其百年强国梦核心理念的历史延续,也是埃尔多安时代国家经济治理成就的象征,并影响着土耳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围绕“百年愿景”的经济规划,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与调整措施,以投资与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在内外不利局面下努力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在建国百年到来之际,从土耳其的经济总量、出口额、通胀率和失业率等主要指标看,“百年愿景”所设定的多数宏观经济目标未能如期实现。土耳其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国内政治纷争和国际环境冲击等内外不利因素,共同阻碍了“百年愿景”经济目标的实现。在2023年大选与建国百年背景下,土耳其经济问题政治化趋势上升,经济困境的延宕制约了其内外转型进程,也势必影响土耳其的国家发展路径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66.
2009年2月2日,旨在实现加沙地带长期停火的谈判在埃及首都开罗拉开帷幕。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当天表态:"原则上"同意停火一年。但以色列战机3日晚又对加沙地带南部和北部发起多次空袭,使得自2008年12月19日以来的这次巴以乱局再陷谜团。巴以烽烟缘何再起?何时能够实现真正停火?中东和平过程能否再度起步?  相似文献   
67.
1949年10月以前,旧中国的中东研究总体上相当落后.新中国建立的前三十年,中东研究曾辉煌起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立了新的教学、研究机构;培养了不少新人;出版了一些新成果.但也遭遇重大挫折,留下刻骨铭心的教训.后三十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为广大研究人员发挥才智、建言献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中东学会宣告成立;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序扩展;大量成果得以出版.但研究工作中浮躁情绪的影响也需要及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68.
<正>2013年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美国全球战略出现了哪些动向与新特点?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美国战略走向?美国究竟是处于战略收缩还是战略扩张期?其战略重点究竟是在亚太还是在中东?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态势与特点与过去四年相比,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呈现出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69.
马亚男 《传承》2011,(11):76-77,79
近来,阿拉伯或伊斯兰教世界乱局不断,继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利比亚又陷入长期动荡中,也门、巴林、伊朗、阿尔及利亚反政府游行不断,事态表面趋向不明,但究其本质,其实是五角大楼战略家们制定的中东大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0.
整体外交是大国以多边组织和多边机制为平台,推动与利益攸关群体进行整体合作的一种外交范式。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双边合作型("1+N")、主动接触型("N+1")、地区互动型("1+N+X")和全球磋商型("X+X")。中国对中东的整体外交成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群体开展全方位合作、运筹与大国关系、推动中东国家利益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平台,体现出重进程轻制度、重官方轻民间、重经济轻安全、重微观轻宏观、重中央轻地方的特点。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推广的重要手段,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国家的整体外交既要重视中国参与的多边组织,也要重视既有的双边伙伴关系网,同时还应发挥中国外交优势资源。在整体外交推进过程中,中国应增强话语权,多渠道推动中国与中东建立更加密切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