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2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73.
曾向红  罗金 《当代亚太》2020,(1):113-132,160
2017年6月,中印在洞朗地区发生边界对峙。中方在此次危机中始终保持了克制,并未通过武力方式解决边界危机。这与中国在1962年运用军事手段应对印度的挑衅截然不同。为何针对与同一个对象国出现的同类性质危机,中国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认为,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受到边界功能和决策者对威胁程度的认知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基于中国决策者对边界功能是政治与安全功能凸显还是经济功能优先,以及对对象国行为所带来的威胁认知高低程度不同的判断,将导致中国对边界问题采取四种应对方式:诉诸武力、展示决心(包括军事对峙等)、外交谈判、互利合作。通过对中国处理1962年与2017年两次中印边界危机、1956年中缅边界问题、2004年中俄边界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分析框架得到了初步验证。文章通过探讨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原因,不仅有助于厘清影响中国政府针对陆上边界问题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的因素,还有利于为中国恰当地处理中印领土争端及其他陆上争议边界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进而为改善中国周边外交、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姚培生 《当代世界》2015,(10):66-69
<正>中俄解决边界问题意义重大一谈到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人们不免想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想到20世纪50年代的蜜月期和之后的对峙期。对峙期的顶峰莫过于1969年两国的边界冲突了。但那时,人们绝没有料到二十多年后苏联大厦倒塌分解为15个独立国家,更没料到四十年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75.
刘祖明 《东南亚》2015,(2):18-25,108
中印拥有广泛的"认同"利益,中印应通过双边及多边互动增进互信,建构"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利益为导向,以"五通"为路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家层面的自主发展、双边层面的互信共赢、国际及地区层面的繁荣公正,打造中印"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76.
王崇理 《思想战线》2008,34(2):34-36
伴随21世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成为迫切的需要.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有利于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及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特别是在中印两国之间建立直接的陆上交通联系,并以此区别于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而成为一个现实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中印缅孟毗邻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民众脱贫致富,互惠双赢。该区域开展旅游合作潜力很大,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但现存问题需要逐步得到解决,才能把潜在资源转变为现实收益。在大力促进中国与印度的双边旅游合作的同时,逐步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是比较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议会外交是一国立法机关旨在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交往,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印两国议会,都曾积极参与到本国的总体外交活动中,是中印外交比较重要、十分活跃的外交主体,为中印外交关系的建立、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9.
2011年11月23日,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在成都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前两届论坛分别在北京和新德里举行)。来自印度、美国、法国和新加坡等国的学者,以及国内新华社、中国社科院、  相似文献   
80.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 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边界问题。目前,中国已经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周边大多数国家妥善解决了边界 问题。2010 年4 月,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中塔勘界议定书》,标志着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 题得到彻底解决。而同样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中印边界问题,在经过多年的谈判之后,仍没有得到最 终解决,并且呈现出问题复杂化的趋势。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比较 复杂,中塔与中印边界问题既有其共同点,又有其不同的地方,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是 一项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