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中国与印度的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双边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据中国海关的统计资料,中印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的2.648亿美元扩大为1998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了6倍多,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外贸伙伴中名列第20位(见表1)。表1 中国与印度的商品贸易(1991~1998年)     (亿美元)     时间中国对印出口中国从印度进口贸易平衡贸易总额…  相似文献   

2.
中印战略对话是中印两国建立互信、保持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动并深化这一战略对话将决定性地影响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自2005年战略对话正式启动以来,涉及内容广泛并趋于不断深入,包括全球化挑战、联合国改革、反核扩散、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经贸合作、地区冲突热点,以及双方高度关切的边界问题和地区安全环境问题。但另一方面,中印之间的战略互信目前仍处较低水准,提升战略互信是发展中国关系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提高中印双方在战略层面的可预测性,避免战略误解和误判,推动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合作,必然对中印战略对话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必须面向的主要国家,海上安全是理解中国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进行战略接触的重要视角,中印海上互动的性质将直接影响印度洋地区的安全与发展,然而互信缺失是影响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化解潜在冲突和开展有效合作的主要障碍。本文考察印度对中国"海丝路"的回应和中印在斯里兰卡的利益碰撞,比较中印对印度洋安全的认知,分析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海上安全关系。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中国共产党对印度的政党外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缺憾。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战略思想上,提升对印政党外交整体战略的认知,并树立短、中、长期的政策目标;二是在政党双边交流机制建设上,以加强与印人民党的交往力度为突破口,推动中印政党高层次双边交流机制的建立;三是在推动与邦级政党的交流方面,通过已有的中印友好省邦与城市网络,以打造西部地区省份与印度重要邦级政党的对接为重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引领下推动西部地区与印邦级政党所在邦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合作;四是利用地区多边政党组织和国际政党组织的平台,推动中印政党在地区与全球治理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带动中印总体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印建立了众多的军事和非军事信任措施,但近年来两国的矛盾与纷争显示,中印互信措施存在实施不力、涉及领域有限、深受敏感问题困扰、公众敌对情绪严重以及印度更为重视获得军事实力优势等等问题。为了增进中印互信,中印近期内要努力消除公众间的敌对情绪,中期内建立信任措施的重点要从预防边境冲突走向增进互信,远期内要最终签署边界协议和为中印关系营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提出“东向政策”,旨在搭乘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快车,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此摆脱经济和外交困境。莫迪政府上台后,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进政策”,旨在围绕海洋安全和互联互通议题,扩大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海洋影响力,实现“有声有色”的“印度梦”,这是印度海洋战略的域外延伸,并标志着“东向政策”从低位政治领域向着高位政治领域的迈进。“东进政策”以拓展印度的战略空间和实现印度大国梦为目标,以制定海洋安全战略及拓展海洋安全合作为手段,积极拓展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蓬勃上升的发展态势。东盟历来奉行“大国平衡”战略,随着域外势力介入,其在遵循“平衡战略”的同时,也提升了印度在其伙伴名单中的亲疏层级。对中国而言亟须采取加强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措施,发挥经济的“压舱石”作用,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对话与妥善解决,增强中印共识与战略互信,改善中美关系等,以应对印度“东进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俄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发展的核心是双边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远远无法匹配双边政治合作的密切程度。经贸关系发展迟缓的直接原因在于几个重要领域的贸易潜力无法转化为现实,而全球生产链的兴起使得国家间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进一步脱离、中俄在关键领域缺乏战略互信以及两国当前的贸易互补性与俄罗斯自身发展战略存在矛盾,阻碍了中俄关系从"政热"向"经热"的传导。在客观看待政治关系与经贸关系非对称性现实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以实质性合作促进战略互信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与替代伙伴的接洽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同时做好应对俄罗斯入世后贸易摩擦加剧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期日本经济外交随着日本国家战略与日本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出现了急剧转变。2005年以前,是以"入常"为核心、由"大国战略"支配下的经济外交政策。当时日本经济外交十分重视政府开发援助(ODA)这一政策手段,目的是推动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实现。到2005年以后,走向尚不完全明确,但追求双边、多边和地区经济合作,服务于日本国家新的政治战略和经济利益的政策宗旨没有改变。其中,以参加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合作协定(TPP)等地区合作成为重点,也包括同东盟、大湄公河、印度、中韩等国家和地区经济紧密合作、自由贸易区合作等。同时,遏制中国色彩的政策成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中印建交60多年来,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前行。近些年来,中印两国超越了冷战思维、印度核试危机、中印边界争端等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多重因素,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国战略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深化,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印两国的共识。然而,新型大国关系的最终实现还要经历较为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主要是因为:从地缘安全方面看,边界争端、中国西藏、印度洋战略利益问题将长期困扰着两国关系;从外部因素看,中、印、巴三国关系和美、日、印三国关系也将长期制约中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对外战略必然依托自身发展优势,服务于国家崛起根本目标。利用自身市场优势、投资优势构建符合中国利益的对外经济合作体系在所必行,"一带一路"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而得益于地缘位置优势与可观的发展前景,印度在"一带一路"构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中印经济合作受制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地缘矛盾而进展迟缓,但结合中国优势推进合作战略与恰当的双边政策安排,完全可以推动中印经济合作在新时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尽管中印关系近年来正稳步向前发展,但唱衰中印关系的论调却此伏彼起。为此,本文从和平红利、增长红利和合作红利三个层面阐释了中印成为伙伴的缘由所在,并对学者们提出的中印“对手论”进行了批驳,认为中印关系未来将呈现出一种良性的竞争性共生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多层次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和平与繁荣的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合作性将会是未来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通过从双边、地区及国际等多层次分析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合作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马加力 《和平与发展》2010,(4):6-11,77-80
60年来,中印两国关系走过了一个不平坦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蜜月"期、冲突期、冷战期、解冻期、回暖期和加热期这样6个阶段。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中印两国合则互利,斗则两伤,这已成为中印双方的共识。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经贸互惠、文化互通的日益加强,中印两国能够创造出共同繁荣的景象,能够为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春豪 《亚非纵横》2009,(4):28-31,58
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稳步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则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对象国。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中印经贸关系亦面临新的挑战。鉴此,中印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治互信,实现政经关系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两国企业在对方市场上的投资,以及在全球市场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1962年战争的阴影,长期以来"互信缺失"是中印关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2015年5月5日印度莫迪总理访华前夕,由中印两国的智库研究机构——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和印度的中国研究所协调组织两国相关领域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聚集成都共商"中印互信合作",围绕两国在双边关系、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军事、科技、文化宗教、语言和媒体等十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6.
金砖组织与中印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金砖的成立,是中印关系友好发展的结果,凸显了中印相似的身份认知、利益定位与共同的战略应对,而另一方面,金砖的合作也为中印关系的互动深入提供了新的沟通合作平台与契机。近年来,中印关系出现了新的问题与挑战,这对中印关系带来了一些困扰,也可能会影响到在金砖中的合作。为了稳定中印关系,中印两国应当重视和充分发挥金砖组织的作用,通过金砖这个多边平台来推动中印增信释疑、加强务实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找到新的利益交集,从而让中印关系得以通过双边与多边两条路径得到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强调中国和印度开展多边外交合作的必要性;回顾了中印双边协调机制和"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建设进展;提出经由中印战略对话发起合作倡议,通过"金砖国家"机制凝聚共识,在二十国集团和联合国框架下构建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以港口建设为核心的海上互联互通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环节,这一建设进程在印度洋区域尤为重要.印度洋区域港口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的港建产能及现有运营基础将为该区域港口联通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区域内外大国对印度洋港口建设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在该区域建设、投资与运营港口的进程中,中国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风险、东道国政治与政策风险、区域性非传统安全风险.中国需在项目层面、双边层面和区域层面,采取措施规避、降低和化解风险因素,以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印度洋沿线海上互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印度主流英文媒体上,发生了围绕中印贸易问题的争论。有的文章从维护印度经济利益的角度反对中印贸易;有的文章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渲染"中国威胁";也有观点主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印度可以从中印双方经贸合作中获利发展。印度主流媒体中,对中印贸易的负面舆论居于主导地位。这与中印经贸关系矛盾、印度对华整体舆论态度、民间沟通交流不足、印度舆论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及利益集团推波助澜等因素有关。在中印深化合作的进程中,媒体要发挥"展形象"的使命,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为中印经贸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