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328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251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24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人工智能"已成为定义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它已经深层次地"介入"当下世界,在教育、健康、金融、零售、交通、制造、服务等各个社会领域做出了强有力的赋能。人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决策权交给人工智能算法,而这又导致其决策更容易被算法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全面赋能,恰恰意味着人类这种"生物化学算法"的全面赋闲。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发展,使人类以同样快的速度陷入"不被需要"的政治困境,其价值正在被数据所取代。与之相应地,民主则正在被算法权力实质性地掏空。民众时代正在迈向黄昏,我们在政治哲学层面上不得不面对思考"后民主政治"的任务。  相似文献   
34.
人工智能、“新制造”双引擎驱动经济,大运河、大径山、西溪湿地生态绝佳。在杭州市余杭区,一边是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运转,一边是山水林田湖草的和谐共生,“出则繁华入则静谧”的诗意生活悄然演绎。  相似文献   
35.
无人驾驶汽车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却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它不仅削弱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风险处理能力,还对当前的交通秩序和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由于公共利益、科技风险防范以及行政法治变革的要求,美国、欧洲以及日韩等国已在无人驾驶汽车的行政法规制上制定出较为完备的立法例和行政措施。反观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规制,尚缺乏有效的法律引导或行政干预。为此,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无人驾驶汽车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尊重自身无人驾驶技术的客观状况,肯定无人驾驶汽车的道路行驶权,建立"政府+公司"的合作规制模式,完善当前的市场准入和准出机制、技术规制机制和安全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36.
3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辅助裁判系统于各地法院落地生根,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案多人少"难题、提高了司法效率,而且在辅助法官办案的同时,也促进了法律的适用统一和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司法实践中类案类判目标的实现。而人工智能与司法裁判的结合尚处于发展阶段,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正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类案类判,规避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技术和相应规范,以保障司法智能化进程的法治化运行,就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8.
九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见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一行,交流两市对口合作工作。李强指出,上海市与三明市结对开展对口合作是光荣任务,也是共同责任。上海要用心用情做好工作,同三明干部群众一道走好“共同富裕”道路。1日至3日,以“智联世界元生无界”为主题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1日,李强出席开幕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致辞。会议期间,《2022元宇宙产业图谱》和《上海市元宇宙标准体系》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9.
曾赛军 《学习导报》2011,(22):59-59
在史蒂夫·乔布斯设计的所有产品上都有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而这个标志可能与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有关。关于这个标志的奥秘亦有其他版本。苹果手机或电脑背后的标志是为了纪念奠定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先驱艾伦·图林。  相似文献   
40.
谢新水 《探索》2023,(5):26-38
脸是人与人交往不可或缺的界面,因其不可遮蔽而被赋予了社会性,成为治理场域和治理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权利的扩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脸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数字化相继出现。在农业社会,基于血缘的脸是社会秩序建构的要素,历史上众多王朝将“刺脸”这种耻辱刑作为统治工具,以实现教育与惩罚功能。在工业社会,声光技术的发展促使脸实现了市场化,脸成为商品并产生交换价值,肖像权问题随之产生。随着数字社会来临,“刷脸”成为新的社会治理方式。“刺脸”和“刷脸”都是“基于脸的治理”,其中,“刺脸”具有残暴性,其基础是王朝权力;“刷脸”治理突破了公私权力的边界,不仅政府将其作为治理工具,企业、社会组织、社区都利用“刷脸”来进行管理。“刷脸”场景泛化致使隐私泄密,个人的脸被别人“控制”和使用,一些企业还利用“刷脸”来牟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伪造已经冲击了人类感知的极限,非法AI换脸技术带来了诸多反社会功能。一方面,利用非法AI换脸进行诈骗、传播色情,生成不雅视频损害他人声誉,既破坏了生活原则,又违背了社会道德;另一方面,利用非法AI换脸传播虚假新闻、影响司法公正和重大选举结果,破坏政治秩序、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