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85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现代新儒学是产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仍然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儒家资本主义”则是一种社会政治方面的主张。近现代新儒家提倡“融汇西方新潮、挺立自家传统”,他们批评了西方文化“科学与人文之间的不平衡”,强调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平衡发展。现代新儒家主张从儒家传统的“内圣之学”开出科学和民主的“新外王”,从而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但他们认为儒家的“内圣之学”是千古不易的“恒理”,人们对其只要继承,无需超越。在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上,我们可以从现代新儒学中获取有益的借鉴和理论思维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2.
刘长城 《青年论坛》2005,(6):121-123
儒学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德性成为主体的价值尺度,由此形成儒学德性传统。它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梳理儒学德性传统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价值理性、内在超越、整体主义等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对于当代道德教育仍然产生深刻影响,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张昭军 《理论学刊》2004,1(1):87-90
仁、礼、智本是传统儒学的核心范畴,康有为以近代价值观为尺度对它们进行了重新阐释、改造和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化解传统与近代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44.
何善蒙 《当代贵州》2017,(47):80-80
中晚唐以来,中国思想界复兴儒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复兴儒学的需要,也和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学界所谓的唐宋变革,指的就是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5.
《学理论》201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知,而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具有启发意义。爱国以个体人格的修养为基础,其逻辑是爱自己进而爱他人和国家;爱国是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意识及其天下为公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政治认同的出发点;爱国也是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对自身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6.
唐明燕 《探索》2012,(5):182-186
"弱势感"作为一种对自身境遇的内在情感自觉,它是一个比"弱势群体"更宽泛的概念。怀有"弱势感"的人既可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也可能属于通常标准中的非弱势群体。近年来,"弱势感"在我国社会中有不断蔓延和泛化的趋势,这对社会稳定、人心凝聚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遏制"弱势感"蔓延的势头,儒学的若干价值观经过现代转化后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借鉴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再度在中华大地勃兴,其大体可以《百家讲坛》的热播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以20世纪国学大师们的"复活"及史学规范等命题的讨论为中心,后期则转向了"学术下移",国学开始通俗化与大众化,并愈演愈烈。思潮背后,我们要对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与中国传统儒学的关系及其与西学的关系等有着正确的分析与判断,以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这场"国学热"的正确发展道路与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8.
149.
合宜 《台声》2013,(11):78-79
10月18日,2013和文化国际学术论坛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学术论坛在青岛开幕,两岸学者围绕儒家思想与“中国梦”的关系等主题展开探讨。台湾孔子研究院院长张吐良以“论儒家思想与中国梦”为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梳理了先秦以来儒学兴衰与政治的关系,对中国梦到底是什么做了不同解析,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梦符合儒家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5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领大学生通过研究与吸纳儒学精华,承载历史的厚重,传承中华文明,从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坚守,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