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290篇
中国共产党   719篇
中国政治   1145篇
政治理论   223篇
综合类   35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芝华 《求实》2016,(9):54-61
基于社会变迁与发展,中国社会政策亦随之作出调整,以往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也将重塑。中国社会政策的未来走向是包容性社会政策,而包容性社会政策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维度取向,即秉持社会公正的基础价值取向;尊重多元化选择的核心价值取向;以社会整体性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2.
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深刻理解和领会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既要从其对生产关系的调适性方面切入,更要从其对生产力的促进方面着眼。"共享"作为发展理念和手段,其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在目标追寻上体现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响应,在现实功能上已然发挥着促进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理念系统,其整体性和联动性是共享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3.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与规划。共享发展的前提是人人共建,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是分阶段、分层次的渐进过程。共享发展的顺利实现需要公平公开的社会参与机制、全面协调的社会公正机制以及完备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4.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而提出的。近十年来,我国在共享发展方面已经初步获得进展,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需要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难题。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未脱贫的人口脱贫难度加大,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破解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的主体性、制度性、结构性和机制性制约因素,以探索一条可持续的脱贫致富新路,确保如期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85.
高贝 《刑警与科技》2013,(5):109-110
<正>ITS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城市的建设中一直担当重任,现今各国也在极力开发并应用智能交通技术进行道路管理,改善道路运行环境。我们相信,在未来,智能交通系统能实现的功能将更丰富,它将形成一个由ATIS、ATMS、APTS、AVCS、ETC、EMS形成的巨型网络,帮助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同时,丰富交通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86.
87.
88.
《行政论坛》2019,(3):103-109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精准研策和精准施策,需要借助有效的公共政策工具。在社会层面形成大扶贫格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制度安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政策工具选择。产业扶贫事关贫困地区造血机能,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社会公益参与其中并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的根本路径,然而在实践中往往面临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的理论困境以及诸多现实难题。通过对"马兰实验"的个案研究,可发现一种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特征的社会公益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独特机制:"共建"即多方主体共同兴办扶贫产业,"共治"即各方主体共同管理扶贫产业,"共享"即各方主体共享产业成果,借此形成一套由社会公益组织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机制。该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治志愿性政策工具失灵,形成精准高效的扶贫共同体,进而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精准脱贫的可靠推进。  相似文献   
89.
90.
人心回归是港澳回归的核心,受制于原有制度设置,香港青年难以共享国家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内地的合作不断深化,但与资金的自由流动相比,劳动力流动受限,加以港澳产业高度化后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有限,特别是青年群体面临生活压力与就业机会减少的双重压逼,原有缺乏交往的制度限制以及敌对势力的有意引导,不利于港澳地区的稳定以及人心回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融合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优势,以香港青年融入为先导,通过制度创新推进面向青年人的"普惠制",让香港青年全面参与国家建设,推进人心回归,实现港澳与国家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