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662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8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24篇
法律   647篇
中国共产党   1138篇
中国政治   1342篇
政治理论   454篇
综合类   9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前景的一个主张、一个理念。  相似文献   
92.
张秋生  周慧 《当代亚太》2007,(4):11-17,31
霍华德政府的"均衡"外交政策,是世纪之交澳大利亚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显著变化.霍华德四次执政,其"均衡"外交政策的成效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当代澳大利亚外交的两大支柱--澳美关系和澳亚关系的角度,评述霍华德政府均衡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发展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读未来澳大利亚均衡外交的走向.  相似文献   
93.
刘乃强 《南风窗》2007,(24):62-63
在全球化社会中,中国如何看待外国干预和干预外国的问题,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这是一个坚持有自己独立性格和风格的崛起中的大国,所必要担负的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94.
经过几年的激烈搏杀,布什第二任期的外交开始显露"疲惫"之态.新保守派风光不再,美国外交政策向现实主义回摆;国内孤立主义情绪在扩散;反恐苦无良策,无论是军事反恐还是民主反恐都受到国内外广泛质疑.美国徘徊在一个战略十字路口.尽管在战术上美国可能有所调整,但在战略上仍将保持进攻态势.  相似文献   
95.
王国平 《东南亚》2007,(3):9-13
2007年是越南多元化外交全面发展的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越南政府继续推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元化外交空前活跃,与邻国、传统友好国家、西方国家的关系都有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认为,鉴于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欧盟在处理与美国、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关系中应占据自己的战略空间,尤其应积极推行功能多边主义,并以共同安全替代美国自冷战以来一直奉行的均势思想;应以合作政策来应对诸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社会矛盾等全球性重大挑战;应拒绝遏制政策,代之以建立在功能多边主义基础上的政策,并寻求中国的支持,从而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和提高多边主义效率。中国优先关注国内发展决定了其外交政策的性质,它近年来的变化也使欧盟能够在某些领域与中国顺利合作,并推动了中国在人权和法治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97.
19世纪末,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李鸿章等人秉承“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的外交政策,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被俄所利用,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对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98.
"和谐世界"与中国"新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和指导中国新时期对外工作的新方针。“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思想创新的结果,同时又指导着中国外交的实践,使中国外交逐渐呈现出大国气派和崭新气象,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外交未来也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挑战和风险。“和谐世界”观的进一步完善有待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战略界继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9.
胡美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7,21(3):85-102
1946~1947年美国对华军火禁运是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马歇尔调停期间,为了压制蒋介石配合调停,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在蒋介石未做出相应回应的前提下,8月18日杜鲁门总统认可了这一禁令。这项为调停而设计的政策,并没有产生马歇尔预期的影响。不过,它部分地导致了国民党军队军火供应的严重短缺。针对军火禁运给国民党军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围绕着禁令的解除,美国国务院与军方展开了激烈辩论,在国际冷战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国务院最终同意解除对华军火禁运。  相似文献   
100.
在1959-1962年的中印危机中,印度国内政治扮演着一个悲情角色.官僚政治的权力之争和派系互动,使得尼赫鲁的中印危机管理战略实际上成为国内政治斗争的工具.在中印边界危机事件爆发后,尼赫鲁出于维护自己国内政治地位的需要,决定公布中印两国政府间的一切信件往来,以安抚国内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自己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从而使自己一步一步成为其反对派和右翼分子的"被绑架者"和"代言人".中印两国间的危机外交形同虚设,印度的危机管理战略只剩下强迫和军事内容,导致中印危机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