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2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7篇
法律   2138篇
中国共产党   862篇
中国政治   1565篇
政治理论   514篇
综合类   13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646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宋欣蓓 《行政与法》2006,(11):27-28
现实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冲突,而是社会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冲突。中国目前正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各种社会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在立法上,建立一种服务于大多数人利益整合的制度,实现对利益的分配、保障和和谐;在司法上,做到阻止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容许法外利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2.
本文希望区别两种意义上的法律“西化”概念。一种是从价值主张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另一种是从历史描述和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它所对应的历史是 1 9世纪和 2 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化时代。由此 ,人们可以把法律现代化大致分为法律西方化、法律本土化和本土法律创新三个层面。其中 ,法律西方化是指自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向非西方社会的单方向传播的过程 ,包括法律殖民化或强制性的法律西化两种情况 ,这是与近代西方扩张的历史相联系的 ;法律本土化是指西方法律在非西方社会传播、融合与适应生长的过程 ,它是对法律西方化的一种扬弃即更高层次上的肯定 ;本土法律创新 ,主要是指一种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律模式的创新 ,它与目前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西方共性 +本国特色”的法律实践应该有所区别 ,本土法律的创新是法律现代化可能达到的层面 ,但不是必然的层面 ,本文讨论了本土法律创新的制度标准、社会标准与时间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83.
程序利益是当事人通过程序得到的对其尊严、平等和自由的维护,以及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节省,包括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首先是宪法的要求,同时也是诉权保障和解决纠纷的需要。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之间、精神程序利益和物质程序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合理的程序制度必须建立在平衡上述冲突的基础之上。精神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关键在于提高程序公正的水平;而对物质程序利益的充分保障,则需要诸如构建小额诉讼程序、改造督促程序、扩大程序选择权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或改良。  相似文献   
84.
凤启龙 《唯实》2006,(7):53-55
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是重中之中。根据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农村经济收入状况和现行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状况,探讨将农业税改革为农村社会化养老基金,加上国家专项扶贫财政资金的配套补助,由省级统筹,建立农民的社会化养老保险体制,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养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社会转型时期消费代际冲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革命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由生存型消费转入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消费转型阶段,年老一代与年轻一代在生活观、生活方式、家庭消费格局以及消费选择等方面表现出剧烈的代际冲突。不仅如此,年轻一代之间在生活方式上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无疑这又孕育着再一次消费革命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南方朔 《南风窗》2010,(14):94-94
<正>有一年农历年过后我到了韩国首尔,那时国立首尔大学正放寒假,偌大的校园里没有几个人,到处都是未消的残雪。但却有几十个学生不回家,短裤赤膊,头绑丝带,在那里跑操场,呼口号,他们是在搞学运操兵。韩国好大学有个次文化,许多学生进了大学,前4年不太关心学业,而只是想搞轰轰烈烈的学运,搞学问是将来念研究生及出国留学的事。  相似文献   
87.
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合同、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三类。我国《合同法》对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规定并不十分明确。通过对其概念和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冲突分析,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应该采取无效说更为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88.
杨晓梅  叶桂伟 《学理论》2010,(11):90-92
人是多维度的存在,意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维。以意识维度建构的人为意识维度的人,它由经验(或体验)及意向中的意识构成。但意识维度的人又必须依赖体历,必须朝向当下的实在界而获得存在的前提、可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89.
辛斌 《前沿》2010,(22):187-190
个体创造性的表现过程有三个层面,是创造结晶层、认知冲突层和内隐层.其中最深的内隐层面表现的是潜意识的冲突,这种冲突来自个体因本体性焦虑而自然生成的信仰冲突.在潜意识领域,由于信仰崇高使"阴影"的力量更大,而且由于个体的"阴影"在信仰的"光辉"下得不到释放,由此复活更大的原始力量,从而构成内在强大的创造驱力.  相似文献   
90.
检法冲突与司法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中国漫长的法制演进历程中,尽管具体的司法制度屡经更迭,但整个司法组织间则一直保有一种高度一致的协调。新中国四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亦复如是。然而,从1992年开始,中国两大司法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司法解释以及具体执法工作中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罅隙。当司法人员面对两个互有冲突的司法解释处于执法两难境地的时候,似乎不曾有人意识到,检法冲突是中国司法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利益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