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03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各国政治   434篇
工人农民   181篇
世界政治   7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4篇
法律   3955篇
中国共产党   7522篇
中国政治   11029篇
政治理论   4078篇
综合类   5614篇
  2024年   381篇
  2023年   1527篇
  2022年   975篇
  2021年   1702篇
  2020年   2324篇
  2019年   1001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748篇
  2016年   1080篇
  2015年   2045篇
  2014年   4063篇
  2013年   2108篇
  2012年   2242篇
  2011年   2094篇
  2010年   1972篇
  2009年   1792篇
  2008年   1892篇
  2007年   1413篇
  2006年   1291篇
  2005年   965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治理视野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叶 《前沿》2012,(7):115-117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面对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和民生问题突出,管理难题加大,单靠政府力量明显不足。本文以治理和善治理论为视角,探索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形式,构建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形成政府与公众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社会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42.
张天喜  孙涛 《东北亚论坛》2013,(4):92-97,129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43.
今年以来,对于潜在的或萌芽阶段尚未进入司法程序的矛盾纠纷,北京法院进一步向前延伸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基层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944.
以民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兴党之源、治党之根和价值追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党带领人民建构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历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之革命建国,"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之发展富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治理强国,"四个自信"不断坚定,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期的实践,培塑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理性、笃定的责任自觉和特有的精气神,夯实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奠定了人民利益得以彰显和维护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45.
制度政策强势改造民俗是一种典型的单向、压力式介入,忽视了民俗文化的自主性和农民的主体性,结果引发了政策的执行偏差甚至失灵问题。从调查来看,鲁西南农村当前推行的移风易俗改革,通过将政策的执行权下放给村委会以及红白理事会,实现了从政策主导到政策引导的转变以及"制度刚性"与"治理柔性"的结合。研究发现,国家政策规定与基层灵活操作结合、组织保证与传统底线维持、政策引导与新风尚倡导、农民参与与相互监督构成了政策与民俗良性互动的实践机制,保证了当前政策介入的合法性、合理性、前瞻性与公共性,保障了政策目标实现以及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互动理论在制度政策与非制度民俗之上的具体实践。移风易俗改革的方式和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互动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46.
正辽政发[2015]77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和扩消费、增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相似文献   
947.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包括价值、组织、制度、技术和财政等基本要素。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构成了现代国家公共生活领域丰富多彩的内容。根据这些要素,分析理解当前我国发展新常态下国家治理面临的巨大挑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的基本议题。  相似文献   
948.
市域社会治理是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蕴含着法治化元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理基础是依法治国、有限政府和公民社会理论,需要完成制度建设、确保治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治理结果的公平正义,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通过实证化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其原因在于立法不完善、缺乏法治思维、执法缺少监督。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路是建设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文化体系,确保市域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49.
地方政府是基层治理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改革出现反复、改革身陷"无变革改革"困局、存在形式主义创新、持续推进改革动力不足等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基层治理深度转型的主要挑战。基层治理转型的深度推进,势必遭遇基层治理现有体制的"对抗",唯有通过变革治理体制,实现政府内部"条块"纵向关系优化和外部"政社"关系整合的有机衔接,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才能促进新支持机制和保障机制常规化,最终实现基层善治。浙江龙港一年多来的运行实践表明,"市管社区"有助于基层社会的良性治理,这为小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50.
爱民才能拥警,警兴方能民安。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分局推动“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建设,破获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辖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