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4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兔轮状病毒(LaRV)免疫的BALB/c。系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成功率为22%。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筛速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29%左右。对其中6株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亚克隆,获得高产亚克隆杂交名细胞,用BALB/c小鼠生产了腹水,鉴定后选取2株强阳性高效阶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阻断试验检验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以直接ELISA测其敏感性,用琼脂双扩散试验鉴定类和亚类型别。结果1B_3为IgG,,2B_4为IgG_(2b)。  相似文献   
72.
应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FM_14)及其荧光标记物(FM_14-FITC),对接种IBD疫苗、强毒感染和自然病例鸡组织进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AGP)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鸡接种疫苗后10天内DFA和Dot-ELISA均呈阳性反应,而AGP只在接种后6~8天的样品中检出抗原。22例人工感染鸡和40例自然发病鸡组织的检测结果表明,DFA和Dot-ELISA的敏感性基本一致,且高于AGP,它们的整鸡阳性率分别为96.8%、95.2%和38.7%;所有的AGP阳性标本Dot-ELI-SA和DFA均为阳性,后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7%。96批次(被检鸡群达38700头份)野外送检病例之脾、肺、肾和法氏囊组织切片DFA阳性率分别为40%,11%、10%和88%,而总阳性率则为95%。  相似文献   
73.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针对志贺氏菌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higaliketoxinⅡvariant,SLTⅡv)A亚基单位的杂交瘤细胞,并建立了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的菌落ELISA法。用此法检测15株分离自猪水肿病的野毒菌株和3株产其它型SLT的标准菌株,发现该单克隆抗体与14株野毒菌株呈阳性反应,与产SLTⅡ的933W株菌有微弱交叉反应,但与产SLTⅠ和VT2的菌株(H30和E32511)均无反应。这表明该法能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地鉴定产SLTⅡv的大肠埃希氏菌,适用于猪水肿病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4.
将克伦特罗(Clenbuterol)重氮化后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克伦特罗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单克隆抗体为IgG1亚类,用间接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1.6×106,腹水抗体效价为13.2×108.抗体与沙丁胺醇无交叉反应.该细胞株体外传代培养和冻存复苏后仍能稳定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75.
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巴比妥分子环状丙二酰脲环上氨基引入活性羧基,然后通过缩合反应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得到完全抗原BAR-KLH和BAR-BS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鉴定。用BAR-KLH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稳定分泌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巴比妥单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法、亲和层析法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结果完全抗原偶联成功,其偶联率为30∶1;筛选出1株杂交瘤细胞命名为5C6,其产生的单抗效价为1∶6.4×104,属于IgG1/kappa,抗体亲和力常数为2.27×108L/moL。纯化后的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其灵敏度为130ng/mL,并与其他7种镇静催眠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小于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5C6分泌的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76.
为了获得分泌抗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E囊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pGEX-6P-1表达的重组蛋白gE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共筛选获得4株能够稳定分泌抗MDV gE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4株均为IgG1型,轻链为κ链。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MDV,并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本研究对MDV诊断、抗原表位分析及鉴定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分泌抗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高特异性的三唑仑代谢物单克隆抗体,为三唑仑及其代谢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三唑仑分子的6位苯环对位上引入活性氨基基团,然后通过缩合反应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相偶联形成完全抗原。以三唑仑-KLH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等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的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分别用SDS-PAGE电泳法、间接ELISA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纯度、效价及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三唑仑代谢物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G4,4B2和5H6。2G4和4B2抗体只与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有反应,灵敏度分别为500ng/mL和750ng/mL。与其他参试物无交叉反应。因5H6抗体为IgM,考虑到纯化难度和实际应用的限制,暂未做深入研究。结论本研究制备的2G4和4B2单克隆抗体仅识别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78.
利用提纯的禽脑脊髓炎病毒(AEV)Van Roekel株作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采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法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经3次亚克隆得到了稳定分泌抗AE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11和G2,制备了腹水,并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Dot-ELISA、间接ELISA和IFA等特异性检测AEV抗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为建立一种针对猪链球菌2型(SS2)毒力因子的特异性检测方法,研制了抗SS2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分析.将表达、纯化的SS2菌株MRP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纯化的MR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MRP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288、3G5、1G1、3G9、186和2C3.经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单抗腹水的抗体效价均超过1105,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1128~11 024.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6株单抗均具有特异的生物学活性;以2B8单抗腹水和SS2多克隆抗血清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可特异地检测MRP.  相似文献   
80.
筛选建立了 8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 )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通过对其染色体的分析、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病毒中和活性等指标的检测 ,表明 8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接近两亲本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 ;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 ,其中 6株为IgG1,2株为IgG2a ,且对BVDV具有不同程度的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