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2篇
法律   839篇
中国共产党   1289篇
中国政治   1713篇
政治理论   305篇
综合类   3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491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562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51.
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侦查谋略极为发达,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典哲学的产生为侦查谋略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权谋之争和频繁的战争为侦查谋略的运用提供了实践基础;三是后人对前代的学习与继承是侦查谋略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952.
促进邻里和谐是古代家庭邻里关系教育的基本目标。重视巩固邻里之间的情感关系和化解邻里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邻里关系教育的基本内容。将情感和利益关系进行道德化和人情化处理是邻里关系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953.
中国古代鲜见“赦免”的表达,多见“赦”“宥”“肆”“大赦”等用法。理解中国古代“赦免”的含义,应当从广义的角度把握“赦”的内容。典籍中关于“赦”的记载,包括“眚灾肆赦”、“三赦三宥”、“存疑而赦”、“国君过市而刑人赦”等内容,表明在大赦形成之前“赦”的含义很丰富,蕴含着责任年龄、责任主体、主观方面、无罪推定等现代刑事制度方面的理念。直至大赦事例出现大赦制度形成以后,中国古代赦免的含义才与现代赦免含义靠拢。总之,在发展变化的历史中通过不拘一格的词语表达出中国古代“赦免”的共同含义,即免除或者减轻刑罚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954.
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古代社会,粮食问题关乎国家、社会稳定,关系王朝兴旺昌盛。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丛先秦时期开始萌芽,至秦汉时期得以全面发展,隋唐时期趋于完善,宋元明清时期最终定型并增加了新的内容。重农思想和粮食安全观念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稳定、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赈济灾荒是发挥粮食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在调剂地区粮食余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粮食为基础的国家政策是重农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55.
GUAN Zhong (c. 725-645 B.C.), a prominent politician, reformer, and prime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Qi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clearly define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men and women 2,600 years ago: "A farmer has aconstant task, and a woman has a constant chore; if a farmer does not farm, there will be people of hunger as a consequence, and if a woman does not weave, there will be people who have no clothes to keep themselves warm." This division of labor addressed basic human needs and sustained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of feudal China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oviding the basis from which Chinese culture and Confucianism developed.  相似文献   
956.
王平 《东方法苑》2000,(2):41-41
  相似文献   
957.
中国古代没有“统一战线”概念,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统战实际在古代多以“合”的形态呈现出来,具体表现为政治上的联合、文化上的融合、社会力量的聚合。古代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之所以从“孤”走向“合”,究其根本是为了适应自然求生存、强己胜敌求发展以及优化治理促和谐,实现从“弱”到“强”的转变。几千年的统战实践形成了“道”“术”结合的基本经验,做好统战工作既要掌握规律遵道而行又要掌握实践层面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遵道”是前提、“和合”是要义、“人心”是关键。  相似文献   
958.
天燕 《统一论坛》2010,(6):70-71
2010年9月23日,以“魅力中原、精彩河南’为主题的两岸记者看河南联合采访活动在郑州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及本刊等13家祖国大陆媒体和“中国时报’、“中华电视台”、‘中国广播公司’、台湾新报等14家台湾媒体、30余人参加了联合采访活动。此次活动是‘2010河南台湾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9.
《人大建设》2010,(12):7-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2010年11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960.
杨磊 《求索》2010,(7):239-242
中国与日本作为海上邻国,共处东亚文化圈。日本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本民族自身的特色,又在制度、文化方面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广泛影响。但中华民族与大和族在背景、底蕴方面各有不同。关于"养子与继承"的观念差异,正是两个民族血缘观、家庭观存在区别的一个例证。本文以此为主干展开,对中日古代历史上的"养子制度"和"家"观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分析、区别两国的价值观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