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87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曲文胜 《人权》2002,(4):28-30
2002年7月1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规约”)正式生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宣告诞生。尽管国际刑事法院(以下简称“法院”)正式运作还需一段时间,但规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向长期以来的崇高理想——通过实现司法正义维护永久和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人类文明史又是一部战争史。无数战火的摧残使人类对和平的渴望愈发强烈。近代以来,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发展都是以防止战争、维持和平为主要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其空前残酷而被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随后发生的更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这一美好预言打得粉碎。痛定思痛,人类在战后废墟上重  相似文献   
82.
《新湘评论》2002,(5):39-39
  相似文献   
83.
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与国家的同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楚敬 《时代法学》2004,2(1):55-59
国际刑事法院的正式建立涉及到一系列国际法律问题 ,尤其是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方面的问题 ,由于往往涉及国家主权 ,复杂而敏感。因而 ,从国际法原理的角度 ,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极为必要。特别是我国政府暂时还没有批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也没有签字 ,而其原因主要集中于国际刑事法院有关管辖权方面的某些规定 ,所以更应从国际法原理的角度出发对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予以深入分析与客观评介 ,尤其是对规约有关管辖权方面某些重要条款存在的不恰当理解更有必要予以澄清 ,以期为将来我国考虑加入《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王腾 《法制与社会》2013,(9):258-259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是国际刑法领域迄今为止最全面和最重要的国际公约。《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有关对国际犯罪行使管辖权的规定意味着国际社会不再容忍犯有最严重的国际罪行、粗暴践踏人权者不受惩罚的现象存在,这无疑将会震慑未来的或潜在的最严重的国际犯罪,从而促进对国际人权法的进一步遵守。然而中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加入该规约。国内有一些学者撰文希望中国加快步伐加入该规约。本文从法理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该问题,并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5.
近十几年各种国际刑事审判机构纷纷建立 ,对犯有国际罪行的个人追究责任。与传统的国际司法理论和实践不同 ,近年来的国际刑事审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国际刑事审判实践中 ,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国际刑法和国际刑事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国家安全近年来受到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采用传统的军事打击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希望能在国际法律层面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管辖、审判与惩治。《罗马规约》明确规定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罪的管辖权,但没有具体规定对恐怖主义罪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罪作为一个罪名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将在法律上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相似文献   
87.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就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理念形成的历史脉络、国际法治的基本内涵、在国际法治原则约束下的国际刑事法院所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
2005年3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将自2002年7月1日以来达尔富尔局势问题移交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这是国际刑事法院自2002年7月1日成立以来,安理会提交的第一个情势,这无异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该决议反映了国际社会对防止和中止有罪不罚的现象的决心与行动。然而,该决议中也涉及了若干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法律问题。本文集中讨论了下列问题:启动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的方式,罪行发生地国和行为人国籍国的管辖与补充性原则,普遍管辖权与补充性原则,安理会1593号决议第6段对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限制,国家配合国际刑事法院进行调查和起诉的义务。通过对这些法律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对更好地理解《罗马规约》的含义与适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非政府组织与国际刑事法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在促成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从建立国际刑事法院构想的提出,到《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起草、谈判,到《规约》的通过与生效,以"支持国际刑事法院的非政府组织联盟"(简称"国际刑事法院联盟")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刑事法院的诉讼程序中,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发挥信息提供者、法庭之友、法院与受害人和证人之间桥梁、监督人等作用。国际刑事法院已正式认可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和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堪称国际市民社会参与国际关系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90.
20世纪人类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有效惩治和防止严重危害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犯罪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21世纪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国际刑事法院应运而生。国际刑事法院作为一个新生国际组织,其管辖权的,l生质与范围具有鲜明的特点。1998年通过的《罗马规约》对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亦有若干规定。准确理解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刑事法院在打击和预防严重国际犯罪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