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叶远涛 《法制与社会》2014,(12):201-203
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家,他的贡献遍及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修辞学教育学、实学、风俗和雅典法律各个学科。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奠基人。他著名的一部关于政治理论的著作《政治学》,不仅标志着政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政体思想是整部著作最有影响力的部分之一,至今对我们仍有启迪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政治学》的研读,来研究亚氏的理想政体思想。  相似文献   
82.
斯多葛学派"世界城邦"思想的滥觞,注定了其在世界法律思想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本文主要介绍了斯多葛学派及其"世界城邦"的思想,研究其思想的意义,对全球化的法律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古希腊城邦制度是希腊文明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的威胁、宗教的需要等两大因素促使古希腊形成了初期城邦。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海外殖民主义的迅猛发展,在多里安人的殖民浪潮中,希腊城邦制度进入成熟期,即为后期城邦。  相似文献   
84.
论罗马共和制中的权力制衡及罗马法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 罗马以城邦式的小型共和国起步 ,它的历史辉煌很大程度上在于怎样从一个狭小但生气勃勃的“核源”扩散漫延成为庞大的帝国。罗马与希腊既是孤立的平行的又是有联系的和前后相继的。罗马在政治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对希腊式的城邦制度有重大超越。罗马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造成一系列局部的“体制改革” ,使罗马政制最终形成了有效的共和机制。这些机制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权力制衡的制度安排。罗马极大地发展了希腊的法治传统 ,作为古罗马国家法律规范总和的罗马法在法学的先进性方面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罗马法对权利和有依据的权…  相似文献   
85.
《新东方》2019,(1)
是什么让不愿进行统治的哲人最终被迫回到了统治中去,是《理想国》的关键问题。主动论者认为,哲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统治的意愿。被动论者认为,驱使哲人回归统治的,是哲人要还对城邦欠下的债,哲人由城邦培养出来,本就对城邦有报恩的义务。很多学者认为,城邦的正义建立在对哲人行不义的基础上,逼迫哲人回归统治依照的是克法洛斯的正义定义。实际上,让哲人回归统治并没有违背哲学的"一人一事"的正义定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区分了自然生成的哲人和被制造的哲人,对于后者来说,强迫他进行统治是正义的,过沉思生活并不是这种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86.
古希腊时期,个人与城邦关系紧密,城邦在公民心目中是一种追求至善的道德共同体形象,由此形成了一种整体主义的国家观:个人是城邦的工具.但随着罗马的世界帝国取代了希腊城邦,公共领域日益多元,国家对个人生活的统摄力逐渐被削弱,加之个人地位的提升使得在国家与个体之间开始出现有关目的地位的争夺.在基督教追求来世鄙弃现世的影响下,国家更被贬低成一种统治世俗社会的必要的恶,此种价值取向对后来的自由主义者产生了深刘影响.以霍布斯为例,他开始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重新设计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87.
伦敦不仅仅是英国的首都,在很多人看来,它还是世界的首都。伦敦人喜欢夸耀这座城市多么特殊、多么出色。他们认为,伦敦是一个附属于二流国家的一流城市。虽然这一说法曾经是句笑谈,但现在,一些人开始大胆设想,如果伦敦真的如此与众不同,它就应该特立独行,变成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就如新加坡。  相似文献   
88.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主要是围绕着正义而展开的,因此本文也遵循这一主线,分为五个部分对柏拉图的正义论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89.
常莉 《学理论》2013,(11):24-26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中的正义理论也开创了对正义问题讨论的先河。柏拉图通过建立一个理想国,从城邦正义推论到个人正义,总结出城邦与个人正义的同构观,并用各种制度把这种正义稳固下来。但是城邦正义是否可以推出个人正义?柏拉图的正义是否能够实现?这种正义理论又有哪些缺陷?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后人解决。  相似文献   
90.
西方传统政治忠诚观历经了从"城邦至上"到神权政治,从世俗专制到民主国家的对象变迁,并逐步在价值层面上蕴含和发展了公平、理性、责任、民主等基本精神与政治理念,从而确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忠诚关系的基本价值与原则,架构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