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3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112篇
中国政治   163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正在成为全国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时代主题。以下四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为社会管理的创新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杨建华从社会权利中轴原理出发,论证了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积极意义;毛丹从国家基本职责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社会管理集成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姚先国和顾益康则侧重社会管理创新的实务运用,以浙江为例,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2.
当人类思想从早期文明提升到轴心文明之时,产生了理性思想,这就是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人类进入现代性的统一世界史之前,三大文化各按自己的理性思想演进。进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后,印度的Darsana(见说)和中国的“道论”都被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这一名称统一起来。其结果有利有弊,弊即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的核心内容被遮蔽了。以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呈中印理性思想的本来面目,对于世界理性思想的重建,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543.
中国经济周期新特征与“反周期”经济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经济增长率为主要指标,根据从谷到谷的经济周期划分法,1991年-2002年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经济周期.这一轮经济周期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与以往的经济周期相比,具有增长势头平稳,短扩张、长收缩以及与世界经济周期同步化等特征,上述特征的产生是与此轮经济周期的成因直接相关的.为了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应针对经济周期出现的新特征,以拉高谷底、削平峰顶、做长周期为政策目标,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为手段,以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为保证,增强"反周期"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4.
美国的全国性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改选全部众议员和1/3参议员.每四年进行的大选,不仅改组国会,而且要选举总统.在这种选举制度下,历届美国总统任内的对外政策都受这一独特因素的影响.同时,选举也带来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交替.布什政府的未来对华政策,还会奉行"接触+遏制"的双重战略,稳定和连续性仍会是美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545.
在现代西方经济中,有短、中、长三种经济波动周期,其中长周期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内生的运行规律,具有正负效应。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创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546.
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预期逐渐临近,以北极航线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斗争将成为新的发展形势,北极航线地缘安全问题也将愈加重要。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扩大了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范围,能够为北极地区地缘安全提供保障,是其他大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切入点,也是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主要是指与北极航线有地缘关系的世界各国在争取北极航线权益过程中涉及和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中,政治军事安全是重点。并且,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关系到全球地缘政治安全和全球地缘经济安全,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沿,如果处理不好,其危害程度较大。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在国际协调机制、现有国际法律、大国行为和北极航线的可利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将形成多集团相互博弈的格局,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和协调机制。现有的关于北极航线的相关协调机制不足以应对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状况,文章提出应该建立"大北极机制"以协调处理北极航线问题。"大北极机制"符合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547.
中国房地产周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其周期波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的动荡。利用主成分方法合成我国房地产周期指数,分析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特征,研究房地产周期和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联系,并探讨其波动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周期呈现两轮波动态势,房地产周期的复苏和繁荣要先于国民经济周期,衰退晚于快于国民经济周期;从波动幅度来看,房地产周期的波动幅度远远大于国民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548.
景平 《求是》2013,(17):29-30
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增速明显趋缓。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冷静分析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的基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既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与自身发展条件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缘于周期效应与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549.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当前中关两国在亚太地区发生"权力分享"乃至"权力转移"之际,亚太地区安全结构的调整尤为显著。一方面,以美国为枢轴的"同盟型"结构经历了由"轮辐体系"向"网络化"的转型,形成了新的同盟、准同盟和潜在同盟的层次化布局;另一方面,以中俄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强化原有的"协作型"安全架构的同时,又通过"一带一路""欧亚联盟"等战略性倡议重塑亚太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态势。作为亚太地区安全结构中的"第三股力量",东盟通过对一系列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既为两种大国主导的安全架构提供了对话平台,也已成为实现未来亚太地区整体性安全架构的可行性路径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大国战略竞争的加剧,逐渐侵蚀了东盟聚合力、中立性乃至在整体性安全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未来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的解构和重构需要中关找到新的战略共识,并对东盟的中心地位进行"再确认"。  相似文献   
550.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各国踊跃参与的国际合作实践。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可持续的共同安全以及用怎样的地缘政治思想作指导。历史上传统的"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地缘政治学说,目的大都是为争夺地缘霸权或军事战略服务的,与"一带一路"追求的互利共赢目标格格不入。然而,某些国家仍会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为使"一带一路"建设拥有与其相配套的地缘政治新概念,作者提出"海陆和合论",即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之间、海洋国家之间、陆地国家之间,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和平合作,通过互利共赢,打造结伴不结盟的网络化利益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政策沟通,形成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网状开放体系。可持续安全的"海陆和合论"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实践,必将打破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导致的"海陆对抗"或"欧亚大陆地缘争夺"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