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言君 《传承》2009,(1):12-14
十几年了,老百姓没怎么乐,为什么粉碎"四人帮"以后相声这么受欢迎,就是大家需要乐。咱们春节晚会也别讲太多政治化的词,就是让观众笑痛快了,节过好了,晚会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72.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指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政治的影响下 ,越来越成为实现国际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并同时具有控制与协调各国之间国家利益关系的国际政治功能的现象。这种现象从 2 0世纪 70年初形成至今 ,以冷战结束为界 ,前后分为两个阶段。虽然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随着它的本质特征的消失 ,这一现象必将终结。  相似文献   
73.
试析战后日本外交中的实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外交的性质曾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既有助于对战后日本外交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把握今后日本外交的走向,很有现实意义。实际上,战后日本外交的最显著特点并不在于“被动”还是“主动”,而在于它的实用主义性质。以合理主义、行动主义、机会主义、非意识形态化和商业主义为内涵的实用主义外交为战后日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就其结果而言是相当成功的。  相似文献   
74.
做正直的人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6,(9):47-47
做一个领导,有许多素质方面的要求。再早突出革命化、政治化,后来则强调年轻化和专业化,但无论怎么选拔干部,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有一个最不成文的标准,就是人要正直和正派。这是基础的基础。不管这个人其他方面的条件多好,能力多优秀,如果品质有问题,那也不是最合格的人选。关于选人,在管理学中是个核心问题。不管管理学大师们怎么强调对公司和企业的管理,也不论他们标榜什么样的理念和文化,在提高人的素质、教做人道理和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这点上,追求则是一致的。怎么选人,尤其是选一个品质正派的带头人,对一个组织和一个团队来说,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从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涵义出发介绍了中印两国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两国关系呈现出“政冷经冷”,“政热经热”的特点;两国都从战略高度看待彼此的经济关系;两国经济关系的开展能够协调增进彼此的国家利益。最后提出了两国都应树立在全球、地区合作中实现国家发展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76.
柯切恩海姆的"法律政治化"的思想和哈贝马斯的理性主义自然法思想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体现.前者强调了法律的政治功能,却忽视了法律的社会功能.后者把法律与制度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危机"及其出路的理论都具有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只"破"不"立"、过于偏激等缺陷.我们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确立良法之治以及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树立科学的理性与批判精神等方面,都可以从他们的法律思想中吸取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  相似文献   
77.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两化”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强化了经济生活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保证了经济对政治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以科技为基础、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愈益残酷和激烈,主权国家不得不借助强制性公共权力深化对世界经济的干预以协调和控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深深地影响到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有机互动,使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呈现出“强经济-强政治”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8.
革命析说     
中国历史肇起于政治化的动机和需求,然其救济、平衡之法却在伦理之中。唐虞时代的“禅让”制尝标为政治伦理化之帜,不幸却被夏启的“家天下”中断。如何使“家天下”重归伦理化的良途,实为“三代”强烈的历史情结。《周易》以“革命”为枢,力陈政治伦理的新标准,重张历史、文化、社会、国家、政治伦理化的大旗,以新且体系化意识形态的建构,为“家天下”的伦理化提供了学理解说。故知,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的伦理化,以及所谓“替天行道”、“造反有理”、“革命无罪”、“革故鼎新”、“推陈出新”诸说,当为《周易》之特出。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出发,略述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分析了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在功能方面的实质表现就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分离,并就如何改变德育的泛政治化倾向提出了探索途径,以期实现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0.
陈星 《台声》2014,(11):38-39
<正>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岛内选举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职全额改选,即"九合一"选举。选举将产生台北市等6个"院辖市长"与市议员、16个县市长与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与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以及"院辖市"的少数民族选区行政首长与民意代表,共11130名公职人员,堪称岛内选举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目前对此次选举的评论甚多,有人认为蓝营气势明显不如绿营,也有人认为岛内蓝绿政治版图不会发生太大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