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蒙古作为夹在两个核武器大国中间的国家,直接受核问题影响。蒙古已经建立了无核国地位,是单个国家建立无核区并从五核国获得安全保障的唯一国家,然而,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核废料的储藏处直接威胁到了蒙古的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因此蒙古不能成为旁观者。蒙古的一些核专家提议建立小型或中型的核电站以解决蒙古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以此解决高度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局面,为此,蒙古需要在促进核科技和能源方面制定政策,如果蒙古决定发展核能,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按照《核不扩散条约》第四条对待。  相似文献   
62.
徐来 《党建文汇》2002,(10):18-18
核武器自问世以来,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就为控制它而努力。先后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核不扩散条约》、《中导条约》等数十个有关核军备控制的文件。长期以来,这些条约基本上得到了遵守,从而保持了世界在核威胁下的数十年平静。特别是建立了拉美、南太平洋和南极洲三个无核区。  相似文献   
63.
大事综览     
2003年1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声明说,由于美国放弃了1993年6月11日朝美共同声明中规定的停止核威胁与敌视朝鲜政策的承诺,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条款自动生效,朝鲜完全不再接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三条规定的安全保障协议的约束。声明拒绝接受并谴责国际原子能机构1月6日发表的声明,指责该机构对美国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朝美核框架协议只字不提,反而对受害者的朝鲜提出无理要求。声明称  相似文献   
64.
伊拉克战争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造成强烈冲击,催生了全球多领域、多层次新的重大变化。伊战刺激美国加紧调整全球战略,美全球战略重心继续东移。中东将长期成为美对外政策重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酝酿重大变化。伊战还引发了冷战后最为深刻的大国关系变化,美、欧、俄、日、中之间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国际安全局势恶化,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能源竞争加剧,能源外交在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中的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65.
自核大国苏联解体以来,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问题开始凸显。从事核扩散的非国家行为体主要包括核科学家和核走私分子等个人、跨国公司及公司链、恐怖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使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6.
为了防止核毁灭和核扩散的威胁,国际社会建立了一整套核不扩散机制,其中NFT和IAEA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朝鲜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排斥、参与和退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是与朝鲜的自身安全紧密相连的。朝鲜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前景取决于美国的选择和国际社会的反应。美国面临着三种选择:和平对话、军事打击、封锁和经济制裁,其中和平对话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途径,可以使朝鲜重新回到核不扩散机制中来,军事打击、封锁和经济制裁只会使朝鲜与核不扩散关系愈来愈疏远。  相似文献   
67.
68.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姜振飞的《冷战后的美国核战略与中国国家安全》于2010年4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学术界首次从整体上对冷战后美国核战略对核不扩散体制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探讨的成果,它以国际关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冷战后美国核战略调整为主线,  相似文献   
69.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严重挑战和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核不扩散机制采取利己主义做法:一方面,该机制的相关条约在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的美国未能得到全面签署和履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断利用核不扩散机制牵制其他国家,维护美在世界各地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70.
继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了首次核试验后,2009年5月25日,朝鲜突然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不计后果地挑战国际社会。朝核危机彰显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不足。虽然该条约在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法制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条约也存在某些概念模糊不清、对非核武器缔约国的歧视、退出条款限制不够、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要真正实现全面彻底防核扩散的目标,国际社会需要努力地对条约做出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倡导以条约为基础的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