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72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1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4篇
法律   666篇
中国共产党   2873篇
中国政治   2694篇
政治理论   1253篇
综合类   15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696篇
  2014年   1490篇
  2013年   800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719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51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31.
社会治理转型中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回应与平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行政范式转换与社会治理范式变迁相生相伴,每一种社会治理范式实际上都在寻求回应与平衡效率、责任、公平等核心价值,只是在社会治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某一种公共行政价值有所侧重而已.从公共行政价值多元交叉并存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社会治理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倡导效率、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并重、统一、均衡的科学公共行政价值观,不仅有助于科学把握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规律和走向,破解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悖论,也有助于社会治理持续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强化公共行政精神,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2.
乡风文明意味着乡土、乡人、乡风三者一体化建设,它不是外在体制简单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的精神需求深层次推进的过程,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乡人从而能够在乡土落地生根。因此,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找到新时代村民的主体内化路径,努力提升乡村建设主体的精神境界、人文素养,着重引导新时代村民处理好相信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村民主体无论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实践逻辑上都需要遵循乡土文化机制创新,既要在科学把握文化与文明的彼此贯通关系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维护乡土文化的本色、尊重乡土人文的底色、传承乡土习俗的特色、坚守乡土主题的红色、建构乡土空间的绿色,又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33.
李劲  童萍 《理论研究》2014,(1):47-54
在中国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小农型、宗法型、内在超越型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形态,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与权利观念、契约观念、法治观念等碰撞,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在冲突,这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基点、规则、领域、目标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4.
《学理论》2017,(4)
"友善"是中西文化中共有的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中尤为丰富,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立足当代视域,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友善"思想,更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要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友善"关系,也要倡导一种国际"友善"理念。针对当下"道德滑坡"和种种"不友善"的现象,大力提倡包括"友善"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当前高校面对的一个重大命题,学校教育又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价值观的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通过分析数据,阐明高校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6.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我国遵从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规律,在坚持政府引导、协同发展、传承与吸纳相结合的思想下,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已经从探索时期、发展时期进入战略时期,未来的任务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的形成,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文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7.
正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发展关系所追求的目标是在国际社会的秩序之中展开互利双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然而,这种目标常常为各种因素所打断。这些因素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恐怖主义。自"9·11"袭击以后,波士顿爆炸案成为美国本土遭遇的又一次血腥的袭击。据美国情报部门指出,从爆炸装置数目、藏匿地点、引爆时间来看,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在任何时候,只要将炸弹用于杀害无辜平  相似文献   
138.
彭传栋 《学习月刊》2013,(11):19-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四方面内容的集中体现,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理论上应该可以成为每一个体、每个公民的追求。作为整个  相似文献   
139.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楚地得中独厚,钟灵毓秀,自古就是文化昌盛之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的战略选择。楚人创造出精彩绝伦、震古烁今的文化,根本在于他们具有卓尔不群、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40.
于丽颖 《奋斗》2013,(4):5-6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施文化强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全党全社会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把其作为执政兴国的基础性工作,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括。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