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何玉江 《友声》2012,(4):40-42
<正>回族是以中东阿拉伯、波斯族系为主体,兼容吸收了中国蒙、汉、维等民族,以伊斯兰为核心而凝结成的一个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定居。公元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西域人迁入中国,经吸收当地的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关于回族的  相似文献   
62.
荀子所倡导的“本法末”思想开儒法合流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本文拟通过对荀子“本法末”思想的浅显阐述,为我们树立现代国家治理理念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63.
南方朔 《南风窗》2013,(16):95-95
官僚滥权的狠是一种状态,人民心生不满所造成的反抗的狠则是另一种形态——当一个社会这种狠劲大增加,它绝对不是好现象。《孟子·公孙丑上》说,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智开端的基础。因此后来的人遂说"人心是肉做的",意思是说善恶乃是人类的天性,人心是柔软的。  相似文献   
64.
贪富当知耻     
南方朔 《南风窗》2014,(18):91-91
古代说“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当了大官就可以有了“免死牌”,而是说大官有惩罚标准更高的“”。有罪有责就应该自杀谢罪。  相似文献   
65.
正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以茶和酒喻义东西文明的兼容共荣。指出"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合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位品人生"。对于这一理念,唐末刘贞亮就倡导品茶品味品人生的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  相似文献   
66.
《弟子职》是研究古代仪和教育的重要文献,保存于《管子》。《汉书&#183;艺文志》著录于”孝经类”,朱熹将其编入《仪经传通解》,并加以注解。《弟子职》与《曲》、《少仪》等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不能由此断定其为汉儒作品,它应该是管子学派教学时的弟子守则。  相似文献   
67.
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法合一使法律在运用时要考虑到各种方面的影响,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孝对法律的影响。当孝子为尽孝道违反法律时,即与法相冲突时,中国古代的法律往往会对犯法的孝子孝女宽免,并且变通了法律以达到法合一,使中国的古代司法充满了人情味。  相似文献   
68.
孔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和发展了“周”,并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乐崩溃”现象,把“”和“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治国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理念基础。当前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响亮口号,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离不开继承和创新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应为科学理论的源头之一,尤其是孔子的“为国以”思想是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69.
中国古代综合为治的治安方略,是中国古代历经奴隶、封建社会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治理社会犯罪的系统理论。历史证明,中国古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繁荣局面的出现,中华民族文明成就的缔造均与实施综合治理息息相关。古代的综合治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今天中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