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谢姣 《工会论坛》2014,(1):112-114
伊朗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多年来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同它的西方盟友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战争威胁,国际社会对其更是"严防死守"。然而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制本身的缺陷,美国和安理会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等,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加深。加之出于对能源安全、民族自尊心等方面的考虑,伊朗一直强调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伊朗走上拥核这条路有其深刻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伊朗曾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要盟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关系迅速交恶。美国视伊朗为“无赖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邪恶轴心国家,伊朗也同样视美国为最大的敌人和“大恶魔”。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开始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伊朗核问题突显后,美对伊朗政策日趋强硬,不仅扩大了对伊制裁范围,还以武力相威胁。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压,伊朗在抗争中寻求外交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现在,缅甸受到了全世界的注目。其理由大致有两个。其一是2011年3月自1988年以来持续了23年的军政(加上此前的1962年开始的奈温将军领导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军政,约50年期间)转换为了民政,而且总统吴登盛领导的新政权显示出超乎人们预料的大胆的"民主化"动向。其二是因为缅甸国内从军政转换为民政与"民主化"的动  相似文献   
15.
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造成严重影响,双边投资受阻,贸易大幅度下降、中日互购国债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受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年内未能如期举行。但是,钓鱼岛问题并非中日关系的全部,经济制裁只能带来双输后果。尽快修复政治关系,使经济回复到正常轨道,才符合两国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阎梁  何劲汶 《欧洲研究》2012,(3):101-115,16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与美国在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问题上产生了政策分歧,不过这种分歧在2006年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六国方案"出台后又实现了部分弥合。本文在分别尝试国际体系结构变化、核能领域的特殊性以及地缘经济与政治等理论解释路径后认为,美、欧的政策分歧及其弥合都可以通过运用地缘经济学理论给予比较合理的解释。文章结论部分指出,地理上的毗邻以及与美国不同的对外政策决策机制,是欧盟各国对中东地缘经济利益更为重视的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制裁的政治经济目的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生  李琳 《桂海论丛》2004,20(1):76-79
文章阐述了经济制裁的定义 ,着力探讨以经济和政治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制裁政策 ,及美国对欧盟、古巴的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政权的经济制裁、西方国家对津巴布韦的经济制裁等进行了典型剖析 ,并从效果和意义的角度对经济制裁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对犯罪分子实行经济制裁的一种刑罚方法。作为一种刑罚,修订后的刑法中绝大部分贪财图利或者有关财产的犯罪,都规定了选处、并处或单处罚金,大幅度地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罚金刑的适用范围还将扩大。其中,有“并处”罚金规定的罪名,在宣告主刑的时候,不同时宣告罚金刑,人民法院的裁判就是违法的。宣告后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力,人民法院的裁判又成为一纸空文,严重损害人民法院裁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碍于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9.
周鑫 《理论月刊》2009,(7):153-15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以及弥补自身在战争中的损失,对德国进行了强有力的经济制裁.而1945年8月3日由苏美英联合发布的<波茨坦会议公报>中的相关条款成为了对德经济制裁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即试图从该公报出发,对战后对德经济制裁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影响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简基松 《中国法学》2005,(3):182-192
一般认为联合国经济制裁具有“强制改变”的功能,但对于联合国经济制裁是否具有惩罚功能和预防功能的问题,国际社会却存在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联合国经济制裁的决策和执行。刑法学关于惩罚功能的精髓是在刑事不法行为与刑事制裁之间建立必然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联合国经济制裁不具有惩罚功能;民法学在“惩罚性赔偿”的定义中,将惩罚界定为“对不法行为者施加的‘害’大于不法行为本身导致的‘害’,而不是等于或大致等于不法行为本身导致的‘害’”,从这个角度来看,联合国经济制裁不一定具有惩罚功能;法理学认为“惩罚”就是“施加不利”,从这个角度来看,联合国经济制裁应该具有惩罚功能因素。另外,从主观上看,联合国经济制裁不具有预防功能;但从客观上看,联合国经济制裁却具有预防功能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