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130篇
中国政治   374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1.
段纯洁 《前沿》2011,(24):211-213
两性关系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可以衍生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大多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因此,在横亘古今的文学作品中,两性关系作为人物角色的基本关系在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台北人》是白先勇先生的代表作,其蕴涵丰富众所周知,本文试图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入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永远的尹雪艳》等6篇小说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挖掘《台北人》中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812.
马会 《前沿》2012,(6):173-174
中国古典戏曲是大众文艺的重要形式之一,出游情节是其中具有类型性的一类情节,其叙述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模式:出游情节的叙事模式化与戏曲情节模式化关系密切;出游情节基于内容的不同,其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来;出游情节在剧作中的安排体现出了逻辑分明的叙事模式。该文就试图对古代戏曲的叙事模式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13.
反讽是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的显著话语特征。大江健三郎在小说中通过不可靠叙述者的设置、元小说技法来形成叙述间距,从而达到强烈的反讽叙事效果。反讽是他使文本充满张力,深化小说主题的策略之一。大江小说的反讽叙事不仅仅停留在小说中悖论要素的设置上,而且还体现在他对“事实与虚构”这一小说本体内容的认识上。在这个意义上,反讽叙事体现了大江小说的批判精神,展现了他对小说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814.
李相银  陈树萍 《求索》2011,(2):210-212
在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中,"身体"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对象。在赵树理、柳青的新中国乡村叙事中,"身体"在革命、劳动等话语的操控与规训下获得了异形生存的可能。1980年代以来的"文革"叙事文本则对"身体"寄予了突破政治禁忌的厚望。而在1980年以后的大部分乡村叙事中,"身体"不仅逐渐成为它本身,在"去政治化"叙事之时又奔向了"欲望化"叙事,走上了悖反的极端。  相似文献   
815.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12,38(5):1-10
抽象总是在某种框架之下进行的,框架不同,所抽象出的对象的面貌也就不一样,时间、空间、因果等范畴就是这样的框架。在以往的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时间"、"因果"范畴占据着支配性地位,且往往把因果关系简化成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由此形成根深蒂固的因果—线性叙事模式。事实上,一对一的线性序列不过是因果关系的理想状态或特殊范例,其更为一般的状态是"多对一"与"一对多",可将建立在此种因果关系基础上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命名为"分形叙事"。"分形叙事"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多对一",强调的是多因一果,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分形;"一对多"强调的则是一因多果,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分形。  相似文献   
816.
当下纯文学无人理睬的现状,与其自身思想水平的低下关系大焉。人们对文学的期待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所谓纯文学的审美享受;在文学中,一直沉淀着人们把握现实、整合个体经验的要求,寄托着人们对生活及未来的隐秘渴望,投射着将自己的生命与历史相关联的解释学冲动。当下的文学并未回应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817.
一、公共治理视域下的权力腐败困境传统公共行政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与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威尔逊奉行效率至上的价值观,并认为"良好"行政的体制是等级秩序化的,人员分等级,接受政府核心领导部门首脑的政治领导。各级行政人员均为技术上训  相似文献   
818.
王永梅 《理论月刊》2010,(8):137-141
米克·巴尔关于空间具有"结构性"和"主题化"功能的论述为探讨《无名的裘德》中的空间叙事提供了依据。裘德在一个个地点之间辗转形成一条统领小说的"结构性"线索;作者以此为基础塑造的两个空间(以北"威塞克斯"为原型的现实空间和裘德建构的想象空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带来的是裘德的觉醒,这一过程具有"主题化"特征,它揭示了作者的"进化向善论"思想。  相似文献   
819.
王东 《求索》2010,(12):215-216,186
传奇作为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始终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方式的生成和发展。徐訏、无名氏的小说创作,在上海这一"传奇"时空的映照下,自觉适应大众消费的通俗文学需求,努力采用通俗而传统的传奇写作和叙事策略,在超越日常的"浪漫想像"中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欲望化叙说",以其对传奇叙事传统的成功承袭,形成了具有深刻"中国经验"的现代都市传奇。  相似文献   
820.
肖绮雯 《政法学刊》2011,28(3):123-128
海岩一系列的公安题材小说在当代小说大众通俗文学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用"案件+爱情"、"冷艳"复加突破公安题材小说制造英雄呼唤崇高的原有模式,成功制造了一大批英雄民警和爱情英雄,用独特的公安文学视觉用执着的崇高审美开创出"因冷艳显得更浪漫、遇到热辣即回归理智"的题材叙事模式,成为当代文学大众文化中"最不雷同"的成功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