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5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与意合是世界上任何语言所共有的话语组织手段。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英语注重形合 ,汉语强调意合 ,并提出在英译汉时要采用意合法 ,汉译英时使用形合法。本文通过分析英汉语翻译实例 ,探讨了英、汉语中的意合结构与形合结构。作者认为语言的高度多样化决定了在英汉互译中应灵活运用形合与意合的手法  相似文献   
22.
与其他任何常规或变异表达手段相比,习语具有更为稳定的内容和形式.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却可以根据表达上的需要对某些习语进行适当的特殊处理,借以表现原形式所不具备的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3.
高国庆 《人民论坛》2012,(11):130-131
该文以英汉习语为切入点,研究汉英民族的民俗文化。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概述了习语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的关系,探讨中西方民俗在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应加强对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相生相成关系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4.
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所积淀下来的习语也千差万别并且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尤为困难。本文拟对大学英语翻译课教学中汉语习语的英译处理方法加以总结和探讨,以期给学生以后的翻译实践给予总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5.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否定语意时所用语言形式有很大差别。英语中形式上否定A,实际语意却要否定B的现象被称作否定语意的转移,在翻译时常造成错解和误译。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6.
《学理论》2013,(36)
词典的微观结构指词典的词条结构。旨在通过对三本英汉双解词典的微观结构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分析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探究国外英语词典编纂的趋势和倾向,以便给国内词典编纂学家提供微薄借鉴。  相似文献   
27.
杨迪 《学理论》2012,(13):186-187
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它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地理、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风貌,由此,习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习语的翻译不仅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进行转换,更要求在文化层面上进行转换。从文化差异入手,针对不同形式的习语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8.
习语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精华。汉英两个民族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汉英习语的产生具有共性,即有些习语来自人们的生产实践,有些来自社会习俗,有些来自宗教信仰,也有些来自文学作品。在汉语习语的英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名著较为熟悉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汉语习语可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找到对应的英语习语或意义等值的英语,较之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去翻译,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被广泛地运用到翻译研究中,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对翻译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原型理论和翻译性质进行分析,翻译的等效性、习语翻译、语言的模糊性以及翻译的标准和原型理论间的联系得以厘清。原型理论与翻译关系的研究能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深化对翻译本体的认识,有效地指导翻译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列举一系列实例,论述了英汉省略现象的差异和一些值得注意的用法,告诉我们应怎样把握英汉省略的"形合"和"意合".为我们今后准确无误地理解句子的原意或正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