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272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111篇
综合类   2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是通过向人们传授道德知识和讲解道德理论,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分析画像是通过分析案情、物证、有关文字内容及其言语特点,刻画作案人的特征。分析画像有许多种途径,具体说,重要的途径有七种,概括地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抓特殊性,并加以综合。要能正确地分析画像,就应努力成为“杂家”和“通才”,善于分析和综合,并在工作中强调“深细透准”。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恐惧     
白广勇 《理论月刊》2006,(9):106-108
恐惧是人类的基本心理之一,法律与人类的恐惧有密切的关系。研讨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全面和深刻地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促进法律的完善。法律的起源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恐惧有一定关系,法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法律的实施、法律权威的建立利用了人们的恐惧,通过惩罚机制来发挥作用;然而法律却又给人们制造了恐惧。  相似文献   
14.
张生 《法学研究》2007,(1):125-134
有关资料表明,在清末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虽然立法者极为重视本国民事习惯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将本国民事习惯采纳为成文法。从宣统三年完成的《大清民律草案》来看,本国民事习惯几乎没有对编纂民律草案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颜海燕 《经济与法》2003,(10):40-4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但是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出现新的发展动向。国际投资条约。作为国际投资法律规范的主体构成部分,其生成过程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6.
杰罗姆·柯恩。一个美国人。一个研究中国法的美国人。一个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美国人。一个风趣、幽默、可爱、可亲,充满睿智和激情的美国人。1972年5月20日,柯恩先生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第一次走进他梦想过许多次的北京。一种好奇,一种兴奋,一种喜悦,一种责任,一种自豪,造就了他与中国人之间30多年来美丽的情结。200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老同学虞平(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员)打来越洋电话:“你不是一直想见见柯恩教授吗?他正在北京,建议你去拜访他……”于是,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咖啡厅,我们第一次相识了。也许是他的感染力,也许是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34-35
在辽宁省营口市。每当提起公交车上的“爱心坐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在未成年人心里,更是情有独钟。自从2002年末。市文明办与红旗小学共同开展的“童心爱心互动。共建亲情公交”活动以来,全市有2万多名未成年人参与了这项活动.使未成年人在这五年的系列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从而思想道德意识得到加强,文化素养得到提高.文明习惯得以养成。  相似文献   
18.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案件侦查中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人员要善于了解、掌握习惯的特性及种类,并为侦查活动所用。本文主要从习惯的特性、种类及意义三个方面对习惯进行了研究,对侦查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京 《思想战线》2003,29(1):55-60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以及语言实践、言语行为、指引性和参与性等理论方法的研究视野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 ,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 ,使得这门边缘学科能够创造性地继续影响它所吸收养分的人文社会学科 ,同时对我们理解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有其独特的贡献。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背景下的语言和言语研究 ,是把语言作为文化源和言语作为文化实践的研究 ,是语言学的一种人类学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