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8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近年来,随着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调整,产业政策的转型升级,各地出现了一批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企业。这些企业或者由于资金链断裂,或者由于法定代表人跑路,或者由于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已经或即将停产,这些"休克"企业,由于存在银行借贷涉及周围担保圈企业的生死存亡,有的还存在社会集资,稍有不慎,容易形成上访事件,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针对当前的情况,如何拯救"休克"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处理银企矛盾、保障债权人及职工的利  相似文献   
92.
重整制度是预防破产、挽救企业最为有效的法律制度,我国破产法赋予了债务人、债权人、债务人的出资人等多主体的重整申请权,理解不同主体的重整申请权,不能机械理解法条的表层含义,需要综合破产法的立法目标和司法政策来考虑。重整程序启动后仍需要遵循附利息债权停止计息的规则,但在重整计划草案制定过程中,需要关注债权人尤其是担保权受限的别除权人的利息损失如何合理弥补的问题。实践中,重整制度的司法适用还存在如何创新预重整模式、如何积极运用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以及如何理解出售式重整模式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3.
从破产到破产预防:一个必然的逻辑演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翠英 《法学杂志》2003,24(1):52-54
我国正在重新制定破产法。在新破产法草案中 ,规定了破产清算、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通过考察破产法发展的历史轨迹 ,发现破产立法理念及理念指导下破产法功能的演变是现代破产法规定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制度的基础。破产的本质在于破产清算 ,而破产和解和破产重整的本质却在于破产预防。从破产到破产预防 ,不是立法者的临时法律政策 ,而是破产立法理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4.
新企业破产法的颁布,填补了市场经济规则体系中关于退出法与再生法的一大缺口,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理念与制度方面有很多突破,如适用范围的扩大、重整制度的引入等。  相似文献   
95.
我国企业重整制度的法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林青  钟欣 《中国司法》2005,25(6):80-84
从1998年开始,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日渐活跃,许多绩差企业力图通过资产重组重获新生。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企业破产法律制度中缺乏企业重整制度,资产重组因此成为一些濒临破产的绩差公司摆脱困境的唯一选择。不过,借鉴美英等国家的实践,对于即将或已破产的企业成功地进行资产重整,  相似文献   
96.
鉴于我国当前许多大型企业经营困难和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建立公司重整制度已成为必要之举,我们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立自己的公司重整制度。本文就公司重整制度中几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期望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破产法》立法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7.
98.
我国新企业破产法在立法理念上实现了从单纯的破产清算到以破产预防为目标的转变,确立了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制度。相应地破产法的具体制度,如别除权制度,必然受此影响。如何在破产预防立法目标与别除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以我国破产立法为出发点,采取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求找到化解此矛盾的方法并确立合理的依据,既能保护别除权又可以实现破产预防立法目标。  相似文献   
99.
破产重整制度代表了现代各国破产法发展的主要潮流,作为再建型程序,它使陷入困境的企业可通过重整制度有效地避免破产,维护企业的"营运价值",实现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秩序、效率与公平。我国新的《破产法》虽然规定了重整制度,但条文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破产法实施细则应在借鉴国外重整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破产重整制度。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