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5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8篇
法律   902篇
中国共产党   371篇
中国政治   563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郝廷藻 《共产党人》2012,(14):50-52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全国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两岸隔海相望,互不往来,给两岸人民在心理上和感情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创伤。因此,两岸互不了解,关系很不正常,甚至造成误会,搞得复杂化,相互很对峙。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逐渐好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积极推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友好与合作,也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和平发展。1972年中美两国  相似文献   
72.
巴西国会运转的特点巴西宪法对国会的职权作了具体规定,国会拥有以下权力:1.经总统的批准,国会有权处理所有联邦权限内的事宜,特别是有关征税和税收收入的分配。2.制定年度和长期的预算;制定信贷规模;发放公债;发放必要的有价证券。3.确定和平时期武装人员的定员。4.审议全国和地区的发展计划和规划。5.除紧急或攸关公共利益情况下,设置公共职务和确定相应的薪俸。6.确定国家领土、领空和领海的界线及归属联邦的财富。7.决  相似文献   
73.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当前南海安全局势呈现出严峻的发展态势,南海海域周边国家不断侵蚀我国的南海主权,而区域外的美国等域外势力也试图染指南海,这一切无疑都使南海的局势Et益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南海是两岸的共有海域,两岸都有责任加以维护。当前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加强合作,对维护两岸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4.
《党建》2012,(10):36-3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多集中在海洋上。为了坚守国家海洋主权,必须首先弄清楚"海洋国门"在哪里。1958年8月22日,法学家倪徵应邀来到北戴河,详细介绍划分领海的方法以及世界各国采用的领海制度。毛泽东仔细聆听并追问:"领海宽了,对商船航运有影响吗?"  相似文献   
75.
雷蕾  周斌 《协商论坛》2016,(7):52-55
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单方面提出设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罔顾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作出并公布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上演了一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然而,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拥有坚实的历史和法律根基.尽管近代以来曾屡遭外敌入侵,但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76.
那些不该忘却的历史,铭记着千百年来钓鱼岛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更证明了日本对钓鱼岛的觊夺,或"纸上窃取",或"租赁购买",或非法强登,或武力控制,均缺乏合法的依据。2012年的"购岛"闹剧,以及那些关于钓鱼岛的烟云往事,其实正是一部日本等国联合侵占中国利益的"阴谋史"。  相似文献   
77.
正第一,处理好陆权与海权的关系,以陆权作为基点,坚定地加强与拓展海权中国陆地纵深广阔,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难以根本改变,外部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就总体而言,领陆安全必然居于国家安全的首位,发展陆上力量依然是中国军事力量建设的重点。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陆上主要威胁的解除,中国为之奋斗多年的国家生存利益基本得到解决,国家利益的天平正向经济发展利益和国家统一利益的方向倾斜。  相似文献   
78.
李燕涛 《求索》2012,(12):244-246
作为与社会契约论相对立的一种主权学说,边沁主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中期、后期三个发展阶段。边沁早期的主权思想表现为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中期则指出了主权具有信托属性,并在法律渊源的意义上界定了主权的含义;后期则明确提出了他的人民主权说。尽管如此,边沁的主权思想仍具有内在的连续性,即用功利主义论证主权,这开创了一种用功利主义目的论的逻辑来论证主权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79.
牧仁 《理论研究》2012,(6):42-46
后冷战时代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制衡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美国为主导,以关日同盟为基础的东亚“霸权稳定”格局正在向中关日“三足鼎立”的方向演进。美国“重返亚洲”后,进一步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产生了新的利益矛盾。中美日之间的大国关系决定着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80.
民族国家是自威斯特法利亚合约以来组织人类政治生活的占据支配地位的政治共同体形式,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和法理论证。当今世界,"历史终结"的断言和人类进入"后民族国家"时代的论断不绝于耳;与此同时,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活跃又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民族主义是现代性的产物,在可预见的未来,民族国家仍是安排人类政治生活的最主要的政治共同体形式。民族主义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民族主义通过对"自我"与"他者"的认同与区分来凝聚和团结本国人民和本民族成员,发挥了政治黏合剂的功能;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又可能激发狭隘的排外倾向,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仇恨、冲突甚至战争。认识到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现代性生长之间的关联,承认其现代性的面向,同时寻求调和、冲抵民族主义内在的狭隘倾向,是现代中国民族构建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