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1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31.
Asa pioneer, Wang Xionggong stands out among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schools, due to his adherence to science-dominated aesthetics, in contrast with Liang Qichao, Cai Yuanpei and Wang Guowei who are devoted to humanistic aesthetics, and Zhu Guangqian and Zong Baihua who combine humanism and science. Regrettably, researches into Wang’s aesthetic theory are far from deep. Wang advocates thataesthetics is an art-research science, and beauty is strictly defined as senses and feelings. So his aesthetics is a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By analyzing his attachment to objective materials such as masculinity, inclusiveness, expanse, multitude, mobility, orderliness and connectedness, he is proven to belong to the school of blending and balancing the objective and the subjective, accepting the ‘external objects’ as prerequisite for aesthetic materials, and insisting on the subjective processing and its results, equating art to beautyfinally. Wang’s aesthetics is confined to empiricism despite his mentioning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ascending to rational realm. Thus, he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lighting logic and science while neglecting the metaphysics within spiritual science.  相似文献   
132.
被保证人破产时保证债权的行使问题在破产法实务中是比较复杂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从保证债权人和保证人的利益平衡的视角出发,对保证债权人债权、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和保证人追偿权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应当充分保障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和连带责任保证类型中特定情形下(债权人不申报破产债权并且通知了保证人)保证人的预先追偿权.我国担保法和最新的破产法都没有对这一问题做出科学规定,因而其完善成为我国当前现实之亟须.  相似文献   
133.
由于地域、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对外关系布局中的地位有所不同,中国与它们关系的状况也有别。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首要;与广大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仍然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可以信赖的基础;与拉美发展中国家关系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重要性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134.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知情权尚有诸多不足,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首先是加强预防保护机制,强化公司登记查阅制度,强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实际控制人的披露制度以及扩大董事的职权;其次是明确知情权主体的权利,包括隐名或挂名小股东的权利,新任小股东和前任小股东的权利;再次是完备知情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5.
刑法第 1 7条第 2款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本身存在不周延性 ,结合刑事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 ,其中法律适用问题更加突出。应运用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原则探讨其协调作用 ,并由此协调晚近刑事立法和刑法解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6.
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行政机关可自由支配的权力加以约束,从而消除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减少腐败机会。具体而言,对于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的领域,政府应主动退出,把官员掌握的分配稀缺资源的权力降到最低限度,要最大限度地对行使这种权力的随意性加以削减。  相似文献   
137.
In the midst of a genetic revolution in medicin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has become a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 to help infertile women achieve pregnancy. But many women are now turning to ART not just to circumvent infertility, but consciously to shape their families by determining the sex of their children. Many patriarchal cultures have a gender preference for males and to date have use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to predetermine the sex of the child being born. Women have sought sex‐selective abortions, where the pregnancy was being termina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sex of the unborn fetus. The combination of ART advances and gender preference has led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at least 100 million girls from the world's population leading to a mass gendercid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ocietal impact of unbalanced gender ratios and the need to regulate sex selection to avoid nations of bachelors.  相似文献   
138.
董漫远 《外交评论》2007,3(5):43-49
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源自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长久以来,中外学术界对生产力要素、规律和作用的研究从未间断。其中,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起到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它不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发现,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附加要素增多且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努力使之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较为先进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探索了先进生产力的要素构成,以及它的实现条件。这种探索基于中国人民创造自己历史的伟大实践,并对探索成果加以印证,包括印证"外交也是生产力"。中国外交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9.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于2003年12月15日开始发行100元和500元新版港币,2004年10月11日发行20元、50元和1000元新版港币。2003年版港币防伪特征主要表现在纸张、油墨、印版和印刷技术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0.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和各国政府及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气候变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客观地认识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以及它所产生的诸多方面的影响和我们应当如何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本文表达了当代气象科学家的最新观点,并且对中国政府及民众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