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70篇
综合类   40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Anna Kavan’s sojourn in New Zealand from February 1941 to November 1942 in the company of the pacifist playwright Ian Hamilton. Living in the most remote of the ex-British colonies reinforced Kavan’s ontological sense of homelessness and wish to disidentify from British society, yet the colony’s anglophone orientation offered familiarity within the strange and alien. The geography,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 of its Pacific islands encouraged a reshaping of her imaginative engagement with otherness. Referring to Kavan’s recently published diary, ‘Five Months Further or What I Remember ab[ou]t New Zealand’, the essay argues that 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encouraged her use of tropes of the Gothic and uncanny as she grappled with issues of distance, homelessness and disjunctive reality.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alternative/parallel world that New Zealand represents in stories published in I Am Lazarus (1945). It identifie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Gothic fiction by which Kavan registers the overlapping dualisms of war-torn London and idyllic rural New Zealand, and represents memory through framing devices and defamiliarizing rhetorical tropes as a distancing activity interrupting the present moment: dream sequences, irruptions into and splittings of reality, space and time reversals, doublings of self/other, disjunctive non sequiturs and ghostly mirror imaging.  相似文献   
22.
在美国对外政策决策体系中,思想库在政策理念创新、人才储备、打造政策辩论平台以及教育和引导公众等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新近兴起的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巨大。该中心的亚洲政策研究强调务实的态度,注重美国对亚洲事务的重新"参与",倡导强化和升级美国在亚洲的联盟关系,推动美国积极介入地区多边制度,其政策建议通过"旋转门制度"等对当前美国的亚洲政策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3.
新公共管理理论源于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实践,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其基本思想为: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掌舵,应当以顾客为导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适当分权,让公众参与管理,并且对政府管理行为进行绩效评价。这些理论对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具有一定适用性,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选择有:科学定位职能,突显警务模式的服务性;构建参与式警务模式,实现警民共治;借鉴“3E”思想,强化绩效评估和成本效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警务社会化: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推行阳光警务。  相似文献   
24.
Chinese society by the rule of man society should transition to the rule of law, you have to have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social strata, the transition is one of transition, if thanks to ...  相似文献   
25.
Commentary     
Abstract

Women prisoners make up a small percentage of the prison population, yet they are the fastest growing population in prison, especially among women of color. Many of these women are typically young, poor, and uneducated mothers, and they often encounter an assortment of social and health problems while incarcerated. This commentary examines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predispose women of color to commit crimes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in the New York State prison system.  相似文献   
26.
刘毅 《政法论坛》2021,(2):155-164
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比较法学研究,开始尝试在传统的"法系"范式之外,以"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作为新的研究概念与范畴,但是究其实质,仍未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并未形成比较法学研究的范式突破,同时还存在缺乏历史性的维度和全球化的视野之问题。在这个去西方中心主义和全球文明转型的时代,应当将轴心文明的概念和思想嵌入比较法学,形成比较法研究的新视野,中国的法律文明可以同其他轴心文明一道,参与到建构多元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27.
韩强  刘苍瑜 《理论探讨》2020,(1):129-135
新时代党的领导以全面领导为特征,以法治化为基本方向,为此,必须在准确把握党的全面领导内涵的前提下,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使党的全面领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领导为核心和根本,在党的全面领导的法规制度建设中,要着重围绕政治领导,首先从《宪法》《党章》层面对党的全面领导做出规定,同时也要在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领域做到有规可依,注重用党内法规制度解决党的全面领导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8.
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未来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应该是: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之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推进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走向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9.
观念认同对地区秩序建构有着重要意义。观念认同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改变或影响行为体的行为,在地区秩序建构中起到了"路线图"和"粘合剂"的作用。地区行为体之间的观念认同决定了它们互动的形式和态度,界定了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框定了战后地区秩序的建构原则,因而成为建构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首倡的新安全观与东盟主张的地区规范产生了积极互动,推动东亚观念结构由洛克文化向康德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30.
张溪 《政法学刊》2014,(3):11-14
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局面,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以后,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创造性通过"运动治国""社论治国"的方式,用指示、规定和命令等政策、媒体和法治的方法,管理和治理国家,形成独特的管理国家的规律,为当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