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9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6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1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建立两岸(福建)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陆“三农”建设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以及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福建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包含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建设这一更大的领域,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尝试—建立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通过施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的农民组织交流合作、两岸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融合两岸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连接点和大陆农村建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方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02.
This article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sanship among the largest of contemporary immigrant groups, Asian Americans and Latinos. Identifying the processes that underlie the acquisition of partisanship is often complicated because the associated concepts are not easily isolated from one another. In particular, among those born in the U.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separate effects of age and political exposure on partisan development is especially difficult since age usually serves as an exact measure of exposure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vice versa. Because immigrants' length of residence does not correspond directly to their age, tracking the acquisition of party identification represents one way to untangle the effects of age and exposure on partisanship.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years an immigrant has lived in the U.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partisanship is found.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naturalization, gains in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media use also contribute to immigrants' acquisition of partisanship.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a process of reinforcement through exposure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underlies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across diverse immigrant groups.  相似文献   
103.
伍梅 《东南亚纵横》2010,(11):70-73
区域经济合作,必然要求区域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如何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是当前广西人才开发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试分析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才交流与合作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广西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本文主要介绍广西与越南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5.
王彬 《东南亚纵横》2010,(10):14-19
一直以来,东南亚华商,尤其是东南亚5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的华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蔓延,东南亚华商企业几经波折,自20世纪末起频繁发生的各种危机,为东南亚华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以银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东南亚华商的经营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影响华人银行发展的宏观因素,并对华商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极度优先地位相对下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非传统安全拥有行为主体多样化、价值主体多层次、跨国性和嬗变性以及强调安全的合作性等特点,国家在该领域更易于达成合作。具体到东北亚地区,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金融危机、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移民、流行疾病等。尽管目前该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程度还不高,但由于各国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东北亚国家必将通过现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07.
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对于培育吉林省新的增长极、提高东北地区开发开放水平意义重大。利用地区间/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东北地区和东北亚区域产业关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在国际产业关联、区际产业关联、省际产业关联等三个方面的程度和效能都比较低,导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严重受限。今后,吉林省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群)、通过合理配套相关产业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在东北地区"飞铃"型产业关联的中枢作用,带动东北地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有日渐增强之势.华侨华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不仅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政经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无形中也推动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通过对中国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的介绍和引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行为的支持与解释等方式,在促进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未来如何更有效地借用这一资源,减少并消除相关制约因素,促进中国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赢,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在安全体簇生的东亚地区,并存有美国主导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东盟地区主义式安全合作、中国倡行的多边协治式安全合作等三种安全合作模式,其中,美国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模式在复合型的东亚安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东盟和中国所倡行的安全合作模式,还停留在安全合作观念倡导和通过集体联合来尝试性建构地区制度性安全纽带的层面。东亚地区所存在的三种安全合作模式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相互制衡关系。再加上地区范围内大国间的结构性对抗和潜在冲突,东亚安全困境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必然。东亚目前不具备建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可能,三种安全合作模式的共存仍将是地区安全结构的主要内容,复合型的安全结构态势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0.
金融危机暴露出亚洲金融脆弱性:经济基本面未脱钩、私人资本主体区外流动、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困境、汇率制度选择依赖美元、区域货币基金缺乏、金融市场欠发达。为应对上述金融风险,东亚国家需要加强区域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