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1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对国际贸易有着最为直接影响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边境措施也随之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反假冒贸易协定》正是这种努力的最新进展和实践。《反假冒贸易协定》在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方面放宽中止放行条件,扩大适用范围,减少实施限制,严厉海关执法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和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美间的国际贸易必将受到该协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文化因素是影响警民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警察亚文化因素、社会对警察的刻板印象、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等。文化因素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突出体现在文化的差异性:警察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差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性等等均可影响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引发冲突。合理利用文化因素,解决警民关系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实现警民关系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警察文化体系建设、配备专职的文化沟通人员、提升警察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3.
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公平性与效用往往与评价的主体相关。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基于自身的视角对指标体系进行选择。警民关系的评价主体分为民众、警察组织、政府机关、社会新闻媒介和学者。从每一主体的视角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共性的角度而言探讨了指标的采集与标准化方法、权重确定与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114.
安成日 《当代韩国》2010,(2):89-100
在冷战体制下,朝鲜半岛是东西方冷战的重要舞台,因此日韩关系研究历来都是当代东亚区域关系史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就当代日韩关系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代日韩关系的特点及日韩会谈达成妥协的根本原因;当代日韩关系的历史分期;日韩会谈中的主要外交课题与当代日韩关系研究中的"战后"问题;当代日韩关系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等进行了若干探讨,并提出了笔者的管见。  相似文献   
115.
我国正处在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最终诉求的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做好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对诚信政府的建设和我国国际形象的提升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6.
信任是影响社会行为体互动的重要变量,但现有国际关系领域的信任研究大多注重经验分析,一般的理论探讨也常常忽视国家间信任的生成问题。本文就现有研究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梳理和评介,并尝试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建构一个国家间信任生成的研究框架。这一框架沿袭了进程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主要观点为:嵌入在国际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来源于国家间关系,以关系为本位的网络形塑了信任,信任反过来强化或削弱关系网络;在信任建构的进程中,信任规范得以产生、扩散和内化,进而影响国家的属性和行为;但由于关系网络本身是动态性的,特别是相互关系中存在不对称依赖,这使得信任具有社会资本的分配资源功能。  相似文献   
1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auses for China's change of policy from silence to making public demands that Indonesia do more to protect its ethnic Chinese population in the wake of the riots in Jakarta and other parts of Indonesia in May 1998. First, China saw it in its own interest to minimize potential damages to its state-to-state ties with Indonesia, allowing as little room as possible for Taiwan to exploit in the long-lasting China-Taiwan diplomatic rivalry. Second, Indonesia, in spite of its domestic problems, remains a country of significance to China in regional issues like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Third, China needed to retain its reputation as a responsible actor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crisis. Finally, the loyalty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to China continues to be a question and China could further weaken that loyalty if it contributed to the worsening of their predicament. In short, China may have wished to maximize its possible gains and minimize the potential risks through its action over the May riots.  相似文献   
118.
信息革命已经给国际关系带来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潜在威胁。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未能系统地提出应对这一挑战的理论和解决途径。但与此同时,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变迁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既有基础之上,这就为解决信息时代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即辩证地融合现有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之长,采取实用的折中主义态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时代安全研究的中观理论。  相似文献   
119.
中国抉择"和平崛起"之路,昭示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宣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它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崭新的大国崛起的模式。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思维的主要内容有: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致力于增进人类的共同利益;确立"和而不同"的外交新理念;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以"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争取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平崛起"的中国外交要正确把握发展、主权和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致力于国际机制化生存和发展;要正确把握与处理中美关系;要正确把握"和平崛起"与祖国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0.
良好、和谐的警察内部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搞好外部公共关系的基础和前提。针对目前警察内部公共关系中存在的显见或隐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马斯洛的人本理论学说,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加强警察内部公共关系的建设,即通过满足人的五大需求来实现团队绩效的最大化,从而通过警察内部公共关系的良性互动,来实现民警个人与公安工作的共同发展,以期能为警民公共关系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