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我国宪法的制定、修改与社会法治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启疆 《现代法学》2005,27(4):35-41
中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型是通过社会内部自身变革的方式在政府主导之下得以实现的。转型的轨迹可以描述为:思想解放运动使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在彻底否定和不断排除影响中国发展的“左倾”、“右倾”思想和观念的同时,人们的现代文明思想与理念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并不断加深修养;在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同时,开始了改革开放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探索道路。民主法制的重建和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实现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了社会向法治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6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及二者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突出的现象。世界经济对世界政治的主要影响有: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最核心的内容,影响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经济多中心推动着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经济利益的差异和矛盾是国家间对抗和冲突的根源;经济手段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经济安全构成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3.
才利民 《理论学刊》2012,(6):4-9,12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有效推进了山东省国际化进程.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内外环境正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也是山东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切实增强对外开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重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中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切实做到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实现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跨越,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64.
在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知识精英和东南督宪借助奏折、照会和报刊等介质,首次在晚清外交中构建起国际法话语圈。论者广泛援引万国公法,形成诸如强调领土不容侵越、属地原则下番地自治、指责日本踞台及索赔、禁止局外对日援助、保护在日华侨、请求国际仲裁之类的观点和建议。公法舆论不仅迎合了清政府“或谕以情理,或示以兵威”的对日交涉策略,而且呼应甚或引导政府决策与军事外交。以天下体系为圭臬,晚清中国对国际法采取选择性采择,内在地削减了由“实效管辖论”所造成的国际公法与天下体系之间的紧张与张力,展现了东西方国际秩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65.
Focusing on radical labour historian Ian Turner’s The Australian Dream (1968),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Australia’s settler colonial imagination. During a few crucial decad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lonial traditions were overcome by settler colonial ones. The former espoused a system where British rulers would paternally manage a colonial environment and all its populations (pastoralists, free settlers, convicts, emancipated convict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the latter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reliant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of free settlers. In Replenishing the Earth (2009), James Belich distinguished between settler “transition” and settler “revolution”, and emphasised the imaginative elements that underpin and precede the shift to settler self-government. As the global settler transition took hold, locale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erception and expectation of degenerative processes were reconfigured as propitious sites for experimenting in sociopolitic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and expanding on Belich’s framework, this article links Australia’s settler transition with its historiography.  相似文献   
66.
Globalization has ushered in new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new political issues which goes beyond modernity. Inter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wo political layers of the framework of modern political thinking, cannot effectively expound and solve political problems on the global scale, hence the need to introduce a global political analytical framework befitting the new global conditions. In contrast with modern political think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ostile and competitive game, globalization has promoted universalization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consequently symmetrical imitation of strategies will bring no gains but self-destruction. Moreover, with the high interdependency in economy and existence resulting from globalization, a new power, made up of global capital, shared technology and common media, is exerting its networked global dominance. This new power derives its authority not from its strength but from service, and its new power formula is: service is power. Thus the challenge for the global politics is not hostile competition but the optimization of co-existence. The new all-under heaven system, based on non-exclusive co-existence, holds the best chance to the resolution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n the global scale and world peace.  相似文献   
67.
民族性是中国武术产生和发展的根基,世界性是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武术作为一种文化事物,惟有将民族性和世界性高度融合,才是中国武术发展进程中的理性选择,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学术界深入展开了对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理论研完成就,认为: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感性世界、实践的生活世界;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面生活理论。为此,积极推进马克思生活世界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以及复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践相结合以实现其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9.
毛泽东对外经济交往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人认为毛泽东自觉不自觉地实行了一套闭关锁国政策。本通过对毛泽东在三个历史时期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考察,得出了倡导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往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的结论。同时也扼要地指出了毛泽东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交往思想的某些局限性以及造成这些局限性的原因。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局限性,把我国的对外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正确解释世界,也要能动改造世界,它是两种功能的辩证统一。《知识经济批判》把知识经济放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考察,积极研究并充分肯定了知识经济对当代社会发展和哲学理论方面的影响,正确评述了知识经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但知识经济批判的内容与任务远不是《知识经济批判》一书所能完成和担当的,仍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发展,并用它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