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9篇
法律   234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78篇
综合类   1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71.
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彦波 《思想战线》2001,27(2):38-41
我国民族聚落(即居民点的通称)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经济活动方式、家庭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聚落形成的原因不同,所表现的方式和呈现的景观也不同.聚落形成有一定的特殊规律,研究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对于进一步了解民族内部结构、民族间的关系,以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2.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rojects for rangeland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grown rapidly in Mongolia. Such projects seek to develop social capital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herder groups and pasture user group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coordination of complex, collective tasks needed for sustainability. Through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s, interviews and ethnographic data from two places where such projec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Bayanjargalan, Dundgovi, and Tariat, Arkhangai,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spatiality of pastoral social relations is much more extensive than assumed by these projects. Furthermore, rather than being neutral technical interventions, such projects are embedded in and proliferate politics. They often bolster the informal power of wealthy herders who gain more access to pastur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leading to tensions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becoming objects of struggle between Mongolia’s two dominant political parties. For all of these reasons, these efforts have tended not to build trust, and the ‘communities’ they create, in the form of herder groups and pasture user groups, have tended to be ephemeral.  相似文献   
73.
印尼的国营经济比重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最高的,这对于其维护经济独立、推动工业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印尼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服务质量差、长期亏损,这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政府不得不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与调整。印尼国企改革整顿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印尼国企改革最终效果如何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4.
廖晓珊 《思想战线》2000,26(5):28-30
资源贫乏的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基础设施简陋,经济实力单薄,扶贫的任务非常艰巨.为实现2000年农村人口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必须采用非常措施,因为传统的扶贫措施,已被证明对最低层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效果甚微.因此,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启动新的扶贫机制.  相似文献   
75.
论中世纪自然法学的神学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时期的自然法学家们构建了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基督教神学正义观。这种神学正义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从逻辑渊源上看,正义的逻辑渊源是上帝(神的理性);从现实表达来看,正义是一种正当习惯(自然法);从诉求路径来看,正义强调对上帝权威的信仰。中世纪自然法学正义观把古希腊文明中的法律理念以信仰上帝权威的方式推进到近代,为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奠定了深刻的理念之基。  相似文献   
76.
5.12汶川大地震巨灾之后,一些利益纠葛渐渐呈现出来,大量的民事关系,如宣告死亡、失踪,银行存款、财产继承等,急需通过法律程序依法予以确定。而现有的法规,在应对空前灾难下的非常态司法环境时,空白频现。如何依法救灾、依法重建,用法治的理性和公正,恢复灾区的正常节奏;如何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让我国应对紧急状况的法规更完善、为公民编织更周全的保护网——这些都是继地震大灾之后需要我们冷静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正确认识民族自决原则与国家主权原则之间的关系 ,是现代国际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民族自决与国家主权之间既是一种相互并存的关系 ,同时又是一种彼此制约的关系。在未来的国家实践中 ,我们既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 ,又要客观、慎重地对待民族自决原则。  相似文献   
78.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在西部大开发中占重要地位,是保障大开发战略正常进行并实现预期效果的关键。我国现有相关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不能完全满足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需要,制度创新是必然选择。应在坚持完善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建立资源存量和使用量公示制度、西部资源评估预警制度、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使用者资质审查制度、资源区域监督管理目标制度、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建立以区域或者流域为对象的监督管理机制、环境资源使用信息公示制度、环境灾难群众自救制度等。  相似文献   
79.
罗尔斯在他的《政治哲学讲义》中对霍布斯的利维坦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主要在世俗系统内对《利维坦》进行了全面的解读。罗尔斯对社会契约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不是基于神学知识的考虑,而是通过对人性的认知,并以人性为核心,来看待自然状态如何转变为战争状态,以及如何由自然状态下形成订立契约的合意,最终导致自然状态向市民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0.
杨奕华 《北方法学》2015,(6):107-117
人本法律观是以人为本位去认识、体验法律,视法律为人所建构出来的人造物,主张法律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生命的人妥善操作法律,法律才能够发挥其促成人类共生乐活的功能。以人本的立场研究探讨法学,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混淆,可从五个层面释明澄清之:首先是区辨人本与人文、人道的意义;其次从自然法的发展史考察人本自然法是自然法的最新型式,也是第五种自然法;再次强调法律之建构与变迁乃是应人之生活需求,人有如何的想法,就会产生如何的法律;复次说明法治并非人治,是秉人本精神依法治理,法治思维有工具性、社会性、过程性、抽象性、规范性和知识性等六个构成因素;最后,检视人本的法学方法论,循人性以论,一方面是理性与经验之融贯,另一方面则是视之为一种法律实用主义的方法论,采相对价值的伦理观,有其和谐致善的伦理向度,最终极的任务无他,运用法律使人类互惠共生,同享安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