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陈忆九  赵子琴  李中 《法医学杂志》1989,5(2):15-17,F004
在法医学临案实践中,有时要求鉴定死者生前是否发生过急性心肌缺血。在一些尸体解剖中未发现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面又疑为单纯性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脏性猝死的案伴中,因心肌缺血发生的时间较短,用病理学常规手段很难作出诊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等活性在心肌缺血数分钟后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同时测定血清中甲醇、乙醇、正丙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改变气相色谱条件,以异戊醇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一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血清直接进行检测。并通过待测组分与内标物的响应值比进行定量。结果GC/FID法检测血清中的甲醇、乙醇、正丙醇含量,得到了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醇浓度从1~100mg/100ml。的线性关系式为Y=0.4145X+0.0232(R2=0.9974)、浓度从100~1000mg/100mL的线性关系式为Y=0.4511X+0.0746(R2=0.9911),甲醇浓度从l-200mg/100mL的线性关系式为Y=0.2778X+0.0493(R2=0.998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通过检测正丙醇还可以推断腐败血样自身产生的乙醇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
人体内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体内乙醇含量检测不仅是法医鉴定工作中常规检测项目,也是交通肇事案件最终的仲裁依据,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着受检人员的责任判罚。本文根据乙醇的毒理特征及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就不同检材、送检时效性、尸体腐败、血液检品中不同成分和保存方式、以及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等对乙醇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利于对受检者是否饮酒及其程度做出科学、公正的判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人脑在急性乙醇中毒状态下tPA、MMP-2、MMP-9及AEG-1表达水平与乙醇浓度的关系,分析乙醇与外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5例实际案例,提取脑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血进行乙醇浓度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人脑干、大脑、小脑tPA、MMP-2、MMP-9及AEG-1表达水平。结果急性乙醇中毒外伤组和急性乙醇中毒组的脑组织肿胀。除小脑tPA外,tPA、MMP-2、MMP-9及AEG-1表达水平在饮酒者较未饮酒者在脑干、大脑、小脑均有升高(P0.05),MMP-2、MMP-9和AEG-1表达水平与心血乙醇浓度存在正相关(P0.05,r0.6)。结论急性乙醇中毒状态下人脑tPA、MMP-2、MMP-9、AEG-1表达较未饮酒者均显著增强,MMP-2、MMP-9及AEG-1表达水平与乙醇浓度存在相关性,乙醇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大鼠脑皮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乙醇对神经细胞损害的机制。方法用50%乙醇溶液灌胃方法制作大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急性乙醇中毒后1 h、3 h、6 h、12 h脑皮质内α-syn和caspase-3的表达。测定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急性乙醇中毒组大鼠脑皮质α-syn染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均呈上升趋势,6 h达到峰值,12 h略有下降,但仍高于1 h、3 h组。中毒后12 h以内,大鼠脑皮质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后脑水肿、缺氧引起α-syn异常聚集可能参与乙醇中毒后早期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陈某,男,27岁,因工作、感情、生活等压力厌世。某日陈某独自骑摩托车旅行,于3月15日入住某民宿,并先后于实体药店和网上平台购买药物。3月22日民宿到期,房东联系不上陈某,敲门不应,遂报警。民警上门查探时发现房门为反锁状态,强行破门后发现陈某已死亡。为明确死亡原因,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27.
甲基苯丙胺和乙醇在染毒大鼠体内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A)和乙醇联合应用在急性、亚急性染毒大鼠体内的情况。方法以MA1.0 mg/kg剂量对慢性自由饮酒大鼠多次腹腔注射,分别建立急性、亚急性染毒大鼠模型;处死后即时检测血中乙醇浓度、体液和组织样品中MA的浓度。结果多次注入MA药后,亚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MA浓度高于急性中毒大鼠;急性和亚急性联合中毒大鼠体内MA浓度均高于急性和亚急性单一药物组。结论无论是否联用乙醇,14d内增加注射次数会在大鼠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MA残留;与乙醇联用可加速M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其药物浓度的升高程度随生物样品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8.
1案例2010年6月14日,何某某驾驶粤H56A82号普通二轮摩托车行驶至G321线23KM+171M路段时与行人罗某某发生交通事故,何某某涉嫌酒后驾驶,现提取何某某的静脉血液进行检验。2检验2.1乙醇标准液的配制乙醇标准液:取3mL乙醇(分析纯,密度为789mg/mL)到500mL容量瓶,加蒸馏  相似文献   
29.
为制备牛型布氏杆菌(Brucella abortus)苹果酸脱氢酶(MDH)单克隆抗体,将牛型布氏杆菌A19菌株的MDH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表达产物被纯化后作为免疫原,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亚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最终获得3株分泌牛型布氏杆菌MDH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被命名为C2、D5和F4。ELISA检测结果表明,3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抗体效价为1∶1 600~1∶3 200,小鼠腹水效价为1∶12 800~1∶25 600;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牛型布氏杆菌MDH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牛型布氏杆菌MDH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基于MDH的布氏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Xu YQ  Jin YK  Ren JQ  Zuo M  Wang SJ 《法医学杂志》2008,24(2):102-104
目的研究家兔非热低压电击伤后不同时间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HBDH)活性的变化.为I临床和法医学非热电击伤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击伤后7个时间点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使用本室已建立的非热低压电击伤方法处理,电击后各实验组动物按照预定时间点麻醉后抽取5mL心室血.测定血清LDH,HBDH酶活性。结果在非热低压电击伤后家兔目标血清酶活性发生了动态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其中LDH活性在电击伤后4、12h和1、2、3d明显升高(4、12h和1d P〈0.01;2和3d P〈0.05);HBDH活性在电击伤后2和3d明显升高(P〈0.05);电击组HBD肌DH比值在2、4和12h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态监测LDH、HBDH活性,可为非热电击损伤的诊断,损伤时间推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