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5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律师行业闯荡了15年,凌霄松怎么也未料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安徽律师作伪证被判有罪第一案的主角。巢湖市中级法院2001年12月10日作出二审判决,判决认定巢州律师事务所原律师(该所主任)凌霄松伪造证据罪成立,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终审判决。无罪辩护凌律师抛出24个证人2000年3月份,巢湖市居巢区检  相似文献   
42.
《“杀妻案”主角二审被判无罪》,这是2005年12月25日《燕赵都市报》的一个醒目标题。该文用近整版的篇幅报道并高度评价了张新亮“杀妻”案的终审结果,认为这一“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的终审判决,“是河北省在刑事审判领域中先进司法理念渗透的一个典范。业界共同的认识是,以张新亮案为代表,今年以来,我省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43.
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问题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死刑核准权上收是尊重生命权的必然选择;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分开是程序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4.
2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就即将提请第十八次常委会会议二审的《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草案)》(修改稿),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副秘书长朱言文主持。法工委副主任黄钰介绍了该法规的起草过程及其他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相似文献   
45.
[案情]被告人刘某甲、刘某乙、孟某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贩卖,一审法院分别以刘某甲贩卖冰毒92.02克、麻古8粒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以刘某乙、孟某贩卖冰毒25克、麻古8粒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一审判决后,三被告人提出上诉,一审检察机关未抗诉。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重审法院未予改判。此后,一审检察机关在原判事实、情节、量刑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时,以主刑部分量刑适当、但遗漏附加刑提出抗诉,即依法应对刘某甲并处没收财产、对刘某乙、孟某并处罚金为由提出抗诉,二审检察机关支持抗诉。二审法院终审判决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相似文献   
46.
论死刑案件的权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死刑案件中形成了"集中式"权威结构。对于这种依赖司法高层权威核准死刑的体制存在诸多质疑,同时这种权威结构造成了第一审重心地位的失落,也将死刑固有的责难和错判风险集于一身,是一种高风险的权威结构。未来中国应重定死刑案件第二审和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以保护第一审程序的重心地位,实现垂直方向上的权威分化;同时,加强被告人对质权的法律保护,保证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强化死刑案件陪审功能,实现水平方向上的权威分化。  相似文献   
47.
刑事二审案件全面开庭审理,是深化刑事二审庭审方式改革的举措,有其必要性.二审庭审方式改革的实践,已有了较成熟的做法,使得合议庭负责制落到实处,增加了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了对刑事二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48.
《社会主义论坛》2006,(4):23-23
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超过7000万;近2亿农民已不住在农村;今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030亿元资金支农  相似文献   
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案件,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销原判,驳回起诉。”这是对驳回起诉在民事二审程序中适用条件的明确规定。然而,审判实践中却经常产生对该条款的不同理解,并对较易与之相混淆的驳回诉讼请求在适用上模棱两可、无所适从,以至产生适用不当的情形。  相似文献   
50.
胡云腾 《中国法律》2006,(6):17-19,74-77
为了进一步深化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把《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刑事案件开庭审理的要求落实到位,切实发挥死刑二审程序的把关作用,确保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为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1月1日顺利收回死刑核准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发布的二五改革纲要和开于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通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