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21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163篇
工人农民   196篇
世界政治   10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9篇
法律   20090篇
中国共产党   12986篇
中国政治   16479篇
政治理论   2568篇
综合类   5693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708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870篇
  2020年   964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749篇
  2015年   1707篇
  2014年   5402篇
  2013年   5346篇
  2012年   5386篇
  2011年   6030篇
  2010年   4669篇
  2009年   4796篇
  2008年   4953篇
  2007年   3525篇
  2006年   3072篇
  2005年   2213篇
  2004年   1449篇
  2003年   1480篇
  2002年   1769篇
  2001年   1516篇
  2000年   931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清代的因案修例,即基于某一司法案件对《大清律例》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改。这是清代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的法现象。《大清律例通考》《读例存疑》等考证类释本和《驳案汇编》《刑案汇览》等描述类案例集,分别以法律文本备注和刑事案例陈述的形式,记载了因案修例的诸多实例。结合因案修例的各方面特征来看,它属于清代法律的一种司法创制机制,带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特色。清代统治者通过此种机制从司法案件中抽象出成文法则,进而实现法律文本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均衡。对于当前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因案修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其对明确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以及完善“由案到法”的衔接机制、指导性案例的审核机制、类案判断机制、指导性案例的退出机制等,具有积极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2.
张能宝 《人民司法》2020,(1):43-49,58
在中华法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司法案例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传承中华法系司法文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法律传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然要求。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规范性文件形式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发布指导性案例。  相似文献   
63.
64.
65.
玄璇 《中国审判》2020,(2):61-63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美国司法者对法院应用场景的思索。他们认为,在未来,法院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记录的保存、更新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法院判决、逮捕令和前科记录等。同时,其援引各州和地方法院的具体实践,探讨区块链技术对刑法、不动产法、家事法、商法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含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的统一,共同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为此,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一方面,党治国理政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7.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于赋权理论,制度—信息—技术—话语赋权构成脱贫攻坚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本路径。揆诸现实,脱贫攻坚中制度赋权不到位、信息赋权不充分、技术赋权梗阻以及话语赋权失衡引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未能充分实现。为此,应在脱贫攻坚中推进制度赋权完善和落实、加强信息赋权沟通和监督力度、促进技术赋权梗阻节点破除和发挥效能、重构话语赋权主体思维并指导其行为等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68.
张丽新 《奋斗》2020,(1):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政治初心,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归宿。国家治理应体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应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9.
娄勤俭 《群众》2020,(6):4-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指导推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展开。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极大地温暖了人心、增强了信心、凝聚了民心,给武汉、给湖北、给全国人民巨大鼓舞。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