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494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41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执行难”的悬顶之鞭 “民告官”的诸多困境中,执行难是长期存在的又一棘手难题。这意味着,当事人历经千辛万苦赢了官司,得到的只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努力,也因此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52.
于瑶 《法制与社会》2011,(1):132-133
当今社会中,“法律白条”、“法院审判空判”现象逐渐增多,这些标志着我国司法工作“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当事人双方确有困难、执行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困扰着执行程序的进行。当然,针对这些干扰执行的因素,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例如建立执行救助制度,可以在双方都有困难时,国家提供给申请人一部分费用,维护申请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53.
受缚的诉权 在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难”中,立案难被称为“难中之难”。作为行政诉讼的起点,“民告官”一旦被挡在人明之外,意味着其后所有环节都无法展开。这是坊间质疑最为激烈的“民告官”关卡,而解决这一一“难中之难”,亦是此次行诉修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4.
中小企业对社会的付出和贷款难、税费重之间的不匹配,10年来一直存在,也许是今年中小企业频现倒闭,这种不匹配又被醒目地摆在了公众眼前。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从思考如何解决执行难问题出发,概述了当前执行工作的普遍情况及面临的困境.希望在现有制度下,通过委托调查制度缓解执行难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委托调查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及重要性.同时在委托调查制度的构建上发表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56.
新事     
《公民导刊》2013,(6):4
最高法提出两年内人民陪审员数量翻番日前,全国法院人民陪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各级人民法院要结合实际,按照适当高于基层法院法官人数的比例,进一步扩大人民陪审员规模;审判任务重、地域面积广、辖区人口多的基层法院,可根据条件按  相似文献   
57.
我指的"愤青"是动机比较"纯"(或压根没什么"动机")而说话比较"冲"的那类青年。中国宪政与法治之所以需要"愤青"推动,是因为除此之外它实在没有什么推动力。虽然全国人大今年很有自信地宣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但是毕竟立法容易执法难,行宪更难;宪法与法律可以当"门面",宪政与法治却是要动真格的,即便是在  相似文献   
58.
"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因而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生效的司法裁判如果得不到有效地执行,不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司法公信力,使得人民群众丧失通过司法救济解决纠纷的信心,动摇依法治国的信念。司法痼疾"执行难"已成为长期困扰法院工作发展的司法痼疾。  相似文献   
59.
看守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稀缺性,故可以通过观察刑事辩护在看守所中的运行检视刑事诉讼法的执行状态.看守所、侦查机关均存在基于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的价值取向而限制或者变相剥夺刑事辩护律师会见权的现象.刑事辩护律师会见权被限制或者变相剥夺或许存在刑事诉讼法确定的辩护制度虚置、法律共同体面临撕毁、法治信仰难于形成的社会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60.
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罚金刑执行难是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其立法根源在于刑法总则所确定的罚金刑适用根据的单一性,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规定的僵化性;其司法原因在于罚金刑的判决具有盲目性,罚金刑的执行主体不够具体。从立法上讲,应完善刑法总则关于确定罚金数额根据的规定,改进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的规定,同时增设罚金易科制度;就司法而言,应摒弃罚金刑适用的盲目性,并统一罚金刑的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