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1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篇
法律   1010篇
中国共产党   1051篇
中国政治   1444篇
政治理论   313篇
综合类   5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在当前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改善党和政府的执政作风,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82.
在现代政治背景下,利益的分化与冲突更多的是以一种不断强化的群体形式加以体现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急速转型期,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利益的分化、博弈与失衡现象.由于社会缺乏稳定、公平、有效的制度约束与制衡,利益分化必然是不规范的、利益博弈必然是不对称的、资源占有必然是不均衡的.这样一种利益分化的失衡对转型期公共权力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公共权力必须反思发展路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3.
84.
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本刊特辟专栏,举办"法哲学研究"笔会,旨在为法哲学或法理学层面的思考者们提供一块交流思想的园地。欢迎广大法学工作者泼墨赴会,也恭盼各界人士不吝赐诲。我们尤其希望从事部门法研究和立法、司法实际工作的同志,献出自己的思想成果。自稿约发出后,陆续收到一些颇具见地的来稿,我们深表谢意。限于本刊篇幅,只能分期登载,同时,也难免遗珠漏玉,敬祈鉴谅。笔会刊发的文章,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欢迎读者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85.
<正>1.经济刑事立法不能与打击经济犯罪同步协调发展,缺乏适时性。随着新型经济关系的不断涌现,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各种新的经济犯罪现象和类型。如"官倒"、"法人犯罪"、"行业犯罪"、破坏国家资源方面的犯罪,污染食品、环境的犯罪,侵吞私营企业和承包经营企业财产的犯罪,破产诈欺、贷款诈欺、保险诈欺方面的犯罪,哄抬物价、坑害消费者利益方面的犯罪等。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刑法尚无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86.
<正> 一、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在犯罪学中研究犯罪现象问题时,可以看到诸如"成因"、"原因"、"动机"、"根源"、"滋生情况"或者更普遍的"病源"、"犯罪发生因素"这样一些概念被作为相同意义概念使用的情况。要整顿好达类术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这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AI合成伪造内容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点。深度伪造技术可以应用于视频和图像,亦可用于生成伪造的文检材料。目前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在文检、指纹、虹膜等综合领域的应用已经出现,但是缺乏相应的检测与防御技术。主要介绍了目前的深度伪造技术与文检技术的现状,列举了几种最新的深度伪造技术在文检综合领域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当前深度伪造技术给文检带来的挑战,并给出了初步的检测与防御思路。  相似文献   
88.
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思考--以中国宪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泉 《思想战线》2004,30(3):26-29
法典修改是一种修辞现象,又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语用修辞活动。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双重结构论)与陈望道"修辞学的功用观"均对法典修改有积极意义。中国宪法文本修改这一修辞现象和言语行为表明,法典修改可作为语用学与修辞学"联姻"的一个中介。考察法典修改的语用修辞学理据,有助于推动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助于语用学、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触目惊心的教育腐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园,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净土”,神圣而不容亵渎。然而,近些年,腐败却大举侵蚀校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腐败,使教育屈从于金钱和权势的淫威,它在摧毁部分教育工作者道德和法律底线的同时,也玷污了孩子们纯净的心灵。教育腐败,已引起社会公愤,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