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15篇
中国共产党   637篇
中国政治   864篇
政治理论   133篇
综合类   3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91.
郝燕 《法制与社会》2012,(15):163-164
信访作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对保障公民民主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自身功能的有限性,以及信访救济功能的被过度放大,使得该项制度在行进过程中不断面临新的困境。对此,应当明确信访救济权利的边界,促进信访法治化,完善信访终结制度,将信访制度逐步纳入法治化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2.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是一条经济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在新的形势下,提升信访维稳工作水平,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3.
申诉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对司法裁判终局效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造成各种"乱象"。彻底的解决对策是废除该制度,而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是将其作为法院附设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申请再审程序共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旨在引导申诉走向法治轨道。律师代理申诉本质上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其运行机制符合司法特性,遵循评估原则和回归程序原则。为破解该制度与相关程序和制度存在的兼容性障碍,应从律师代理的参与机制、程序保障和法律效力等三个层面进行具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94.
一、基本案情2010年以来,某市村民王某以该村征地补偿不合理为由多次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上访表达诉求。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于2011年5月依法对王某提出的诉求给予处理,王某在相关处理文书上签字,并承诺不再上访。但自2012年起,王某又以相同的诉求开始进京上访,并在天安门、中南海、使馆区等敏感区域缠访、闹访,当地十余名干部因此事被给予行政处分。2012年至今,王某多次进京上访,在当地信访干部前去劝回时,  相似文献   
95.
张玲 《法制与社会》2012,(13):136-137
走访是信访的形式之一,但却是激化信访矛盾冲突的主要形式,现实中聚集、围堵和冲击国家机关等违法现象很多发生在采取走访形式进行的信访过程中。在信访形势依然严峻的今天,具体可以通过依法规范走访事项、依法办理走访事项、依法维护走访秩序、依法终结走访程序等途径来规范走访形式,解决信访问题。  相似文献   
96.
公安领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具有时间跨度长,信访次数多,择机性较强,串联现象突出,诉求反复多,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其中既有公安机关内部原因,也有信访人心理原因和社会客观原因。化解处理信访积案必须坚持预防、化解、协调、引导多管齐下,规范执法行为,妥善化解矛盾,强化协作配合、做好信访人思想工作,减少信访隐患。  相似文献   
97.
《中国妇运》2012,(Z1):23-24
广东经济发展较快,农村出嫁女问题也较早出现,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情况尤为突出。近年,广东省妇联联合省委农办、省信访局,认真开展农村出嫁女权益情况的调研,省委省政府把出嫁女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有关地区迅速行动,合力推进,有效促进了出  相似文献   
98.
在接访过程中,接谈的对象千差万别,诉求内容多种多样,接访人该如何应对以提高接访的科学性、时效性和艺术性呢?通过接访工作实践,信访工作人员在接访时应遵循"迎访要热情、听访要耐心、记访要真实、问访要中的、答访要慎重、劝访要真诚"这样六个方法。  相似文献   
99.
刘树桥 《人民检察》2012,(11):77-78
信访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上对信访功能的争论,笔者认为,回归权利救济功能的信访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按照权利救济的思路去处理信访问题。一、善待信访制度:法治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因此,从信访的文化传统及信访的制度确认、信访的功能表达考虑,要善待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坚持司法最终裁决纠纷的  相似文献   
100.
当代中国信访潮的出现是社会转型诱发城乡二元结构断裂、利益主体诉求多元以及社会矛盾激增的必然结果。信访量的急剧增加既无端耗费了巨大的社会成本,也使社会治理模式与法治渐行渐远。信访“废除论”、“强化论”及“还原论”虽不乏合理因子,但都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下中国官民矛盾的乱局;信访“改造论”既坚守法治理想也顾全中国现实,是相对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信访底线作用的发挥,实际上是行政复议纠纷解决主果道地位修复、行政诉讼纠纷解决次果道地位巩固、行政调解纠纷解决分流功能激活的过程。信访潮的妥善消解,最终取决于中国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