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67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483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3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是中央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制度,是这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制约量刑裁量权,加强审判监督,完善刑事  相似文献   
72.
郭威 《法制与社会》2013,(4):257-258
文章结合案例对事实证明脱离司法国情存在严重问题进行阐释,指出法律事实与客观真实背离的根源和紧张关系,提出构建国情可接受的民事司法证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打破了传统社会的利益格局,社会大转型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导致涉诉信访问题层出不穷。研究和解决公民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协调各方利益、畅通公民权益保障渠道建设尤为重要。本文从大连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入手,针对当前公民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干部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公民权利至上理念,多方拓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途径,使维权维稳工作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74.
朱福惠  胡婧 《人民政坛》2012,(10):14-15
从外国的宪法实践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来看,人民要真正依法享有权利与自由,必须实现司法公正,通过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和公平适用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  相似文献   
75.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2,(5):4-5
刘云山:社科理论界也要"走转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研究回答好时代提出的问题,是社科理论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社科理论工作者展现自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客观要求。问题在哪里?钥匙在哪里?从根本上说,在基层一线、在火热现实生活中。只有走下去,深入实践中,才能发现真问题,找到"怎么看"的科学视角;只有走进去,深入生活中,才能  相似文献   
76.
朱大旗  危浪平 《法学》2012,(1):17-20
司法预算是实现国家司法机器有效运转的物质基础,司法预算制度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司法制度与司法程序的科学性。《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指出,要进一步解决制约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改革经费保障体制,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77.
论感觉公正     
蔡慧永 《中国审判》2012,(10):92-93
理论上通常将司法公正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类。但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只关心办案过程公正不公正、结果公正不公正、说话公正不公正。凯尔森的相对正义论就认为,正义不过是个人或个别集团的感情的任意表露,宣称某某行为是公正的,只不过表明我赞成这个,我也希望你这样做。简言之,民众在看待正义问题时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在司法公正的研究中引入"感觉公正"这一理念。所谓感觉公正,即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以实体、程序和  相似文献   
78.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其恶果甚至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只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却是弄脏了水源。"这个贴切的比喻道出了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司法公正已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记者就老百姓关注的"推进司法公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一话题采访了部分省人大代表。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省人大代表、安徽风采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韦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79.
<正>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对人民法院来讲,最大的感受和体会就是公开的魅力是如此之大,推进司法公开,应当坚定不移。最近,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的审理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起案件在审理中的最大亮点就是通过微博全程直播庭审过程,将控辩双方的你攻我守、你来我往全面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许多网友大呼过瘾,许多媒体包括国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认为这起案件的公开审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9月22日一审公开宣判后,这起案件将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这起案件  相似文献   
80.
对法院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我国三大诉讼法设置的审判监督以及法院内部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外部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党的监督、陪审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为纠正法院错误的生效裁判提供了救济渠道,对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实现最终的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