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68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41.
应海东 《法制与社会》2011,(31):179-180
司法腐败现象日趋严重,我们亟须寻找一种完善的监督机制来抑制趋势的蔓延。本文将对我国司法腐贩的成因及对策作出相关论述。我国的司法腐败现象又具有哪些特殊性?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防范?  相似文献   
4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处于被司法机关审查状态的公民 ,可以自主地选择说话或不说话的方式表达其意志。沉默的表示应当视为以不作为的方式与司法机关合作 ,将正常行使沉默权纳入抗拒的范畴是不妥的。我国“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的传统政策应当修正为 :“坦白应当从宽 ,沉默受到保护 ,抗拒必须从严”。正确意义上的“坦白从宽 ,抗拒从严”与沉默权并不矛盾。在保护人权的同时 ,必须强化国家的司法权 ,根据我国的国情 ,对沉默权应当予以必要的限制。当前 ,应当审慎地对刑诉法第93条进行修改 ,明确规定沉默权只能有限行使  相似文献   
43.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并且已经形成其国际标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 ,也对司法独立作了原则性的确认和规定。但是 ,由于中国司法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形成了“司法权地方化”的格局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和司法独立原则的实施。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有其深厚的体制性根源和思想文化根源。解决中国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就需要彻底地改造形成“司法权地方化”的体制性因素 ,以“司法权国家化”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思路 ,并以此进行相应的司法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权的建设涉及党的领导、国家权力配置与运行、司法权治理功能的实现等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法治国家进行过多次阐述,对回答这些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上面临的挑战,提出司法权的独特治理功能,以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权涉及到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5.
自国家产生以来,对民主的讨论及研究从未停歇,真正的民主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虽然民主的优越性已被人们所共识,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见的,即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经常被漠视乃至践踏,在民主的旗帜下,这种漠视和践踏由于具有一种道德上、政治上甚至法律上的正当性而被忽视,这就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加以救济,并逐步加以克服,从而更好地保障自由与民主。  相似文献   
46.
樊虹 《法制与社会》2010,(1):161-161
司法权作为一种系统独立的国家权力,具有纠纷解决、社会控制、权力制约、政策制定四个方面的功能。在当代中国,司法权的功能一定程度上遭遇扭曲,其某些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趋于灭失。因此,我国目前的司法权,是一种异化了的司法权。而在中国,要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克服这种异化。  相似文献   
47.
论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和检察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论界关于我国检察权的性质有行政权说、司法权说、行政司法两重性说及法律监督权说四种观点,其各有利弊.我国检察权的性质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权,其司法性质就体现在侦查权、公诉权、批捕权、法律监督权四项权能的运作特点上.要进行检察制度改革,有必要尽快建立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可操作性制度;强化检察官的权力和责任;建立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领导下的独立检察官制度.  相似文献   
48.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宪法和法律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参与司法的又一基本形式的体现,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科学发展取向。该制度试行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不同的声音。本文指出在立法空白的现阶段,为进一步适应检察工作改革的需要,我们应积极探求该项制度存在之合理性以及其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9.
把城市房屋拆迁纳入司法程序,体现了我国法治的不断进步。法院作为司法机关也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但在现实司法环境下,如何解决司法强拆制度立法的缺失和审判实际中存在的漏洞,成为当前摆在法院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司法强拆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对该制度的完善和法院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司法权的介入能够对房屋拆迁的行政行为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关于检察权的性质,最近在学界引起较大争论,主要有三派观点:一种主要从传统司法法官不告不理、个人独立、司法处理的终局性等本质特征入手,认为检察机关在诉讼中属主动追诉犯罪,在审判阶段主要担任公诉人的角色,以及检察机关实行集体领导,上下级是上命下从的关系等,认为检察权无论如何同传统司法权的本质特征不符,因而检察权应当是行政权,而绝非司法权,第二种观点主要从现行宪法的规定立论,认为宪法已明确检察机关的司法特征,且检察机关在诉讼中不仅是公诉人,还是法律监督者,这当然是检察权司法属性的集中表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检察权具有司法与行政双重属性,但本质上是一个司法机关,世界各国都有关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机关的“鹰犬”与“附庸”,这种独立性正是检察权具有司法属性的最好证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还应当将检察权定位为司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