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68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各国政治   664篇
工人农民   465篇
世界政治   19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13篇
法律   8796篇
中国共产党   11473篇
中国政治   17470篇
政治理论   4450篇
综合类   626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98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1192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495篇
  2016年   975篇
  2015年   2059篇
  2014年   5456篇
  2013年   3991篇
  2012年   4591篇
  2011年   4861篇
  2010年   4427篇
  2009年   3895篇
  2008年   4324篇
  2007年   2921篇
  2006年   3234篇
  2005年   2194篇
  2004年   1376篇
  2003年   1145篇
  2002年   1437篇
  2001年   1259篇
  2000年   815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内外战略呈现很强的变革性特征,特别是随着《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等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美国大战略的转向开始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为了更详尽地理解美国大战略沿革的内在逻辑,文章在对大战略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冷战后迄今这一较长历史周期内美国大战略的演变特征和原因进行了"立体"分析。通过对冷战后历任美国总统所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解读和对美国战略实践的考察,发现美国大战略的演变呈现三大特征:具体战略目标的设定由非传统安全向传统安全转变,对威胁的界定出现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变化,以及在具体战略实践过程中的"威胁导向型"特点。美国大战略出现变革的首要动力是国际权力格局的持续变迁,而美国国内政治的具体环境和在任总统本人的个性特征也对这一变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田邳州 《群众》2020,(4):71-71
疫情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全民皆兵、人人参与的战役。在这场全民皆战士的疫情阻击战中,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但仅凭医务人员的一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民参与、全民重视,才能铸就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最终打赢这场艰难的疫情阻击战。  相似文献   
63.
张丽新 《奋斗》2020,(1):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政治初心,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归宿。国家治理应体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应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相似文献   
6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以下合称“两个条例”)这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着力强化党对干部工作和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党管干部、党管机构编制作出制度性安排,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搞队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两个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和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66.
美国智库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保持密切关注,并持续影响美国对华北极决策.以代表性的从事北极问题研究的美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分析其观点倾向、研究重点、代表学者等内容,可以发现,上述智库有关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研究的关注议题和研究人员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研究观点和对策建议对美国北极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68.
三、实现国家权力主体之间建立有效制衡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刑事诉讼法的篇章结构中,总则加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内容占了一多半,审判和执行只占一少半。除了前述总则编中存在国家权力本位主义思想外,在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和执行程序中,国家各执法、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及相互制约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其中又缺乏律师作为社会权力的监督制约,导致在刑事案件中,有钱有势的犯罪嫌疑人一遇刑事追究即拉关系、找出路,希望获取不正当的免除、减轻刑罚的利益,而那些无钱无势的人可能因权力缺乏制约而蒙受非法的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分…  相似文献   
69.
《理论与当代》2006,(3):12-13
要实现自主创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第六单元主题报告会上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由于科技全球化的速度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促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刘燕华指出,当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八点:  相似文献   
70.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3-53
“人权无国界”理论是最近几年某些西方国家为推行人权外交而热衷鼓吹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问题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一国对另一国内部存在的人权问题表示关注甚至采取单独或集体的干预行动是合法的,不属于干涉别国内政。一些西方人士宣称:“当今世界上的重大变化已不受国界的限制”,“人权已超越国界”,因此,“对人权的遵守不可能通过国界边界加以隔离或掩盖”,“保护普遍人权的义务是没有国界的”,是跨越国界的义务。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